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53|回复: 2

限制下额的捐款方式不妥

发表于 2008-6-10 21:12: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大地震以后,面对特大灾害,救助活动空前高涨,中华儿女纷纷捐款捐物,有些人甚至一而再、再而三的进行捐款来表达自己的爱心。时至今日,爱心捐赠数额还在直线上升,爱的海洋百川归聚。这份人间至纯至善的大爱深情,带给灾区人民融融暖意和心灵慰藉。

    全国人民纷纷踊跃捐款、捐物,彰显了人民群众的爱心和对灾区重建支持的决心。捐款救助活动本应该是自愿行为,但是,也有个别地区竟然不顾中央和上级部门的规定,为突出政绩,用限制下额的方法来所谓“号召”党员进行捐款。笔者作为一名党员,已经以特殊党费的形式和自愿、助残形式进行了多次捐款。虽然,笔者由于家庭原因,尚欠有十几万元的贷款。但是出于爱心和良心,笔者认为自己作出了自己应该做的。但是,笔者所在地区的组织部门又下发了文件,要求党员再一次以特殊党费的形式进行捐款,并且规定普通党员不低于人民币500元。这让我这背负债务的人来说无疑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没办法,自己身上没钱,只好借钱捐款了。

  应当说,笔者所在当地组织部门这种限制下额的捐款行为方式,也是出于对灾区人民苦难的关切,出于企盼人们竭尽所能奉献爱心的善意。但是,更为重要的是一些领导们为了自己的政绩工程,热衷于排名争宠,然而,我们或许没有想到的是,这种行为的实际效果,不仅背离人们的初衷,也有违慈善的本意。何况笔者所在地区更是革命老区,省级贫困县呢?

  灾难当前,人们在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表达爱心,捐款仅是其中一种。“我没有钱,但我有血!”这句感人肺腑的话语,表达了许多为灾区献血者的心声。“我没有钱,但是我可以出力”许多人则在通过志愿服务的方式,为灾区人民尽一份力。还有许多人默默捐赠而不留名,也有一些大企业虽捐赠甚巨却不愿为他人知晓。这些都充分表明,面对人类的共同灾害,鲜有冷漠无情者,人们都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手手相携,心心相系。因而,一个简单的捐款行为,竟然多部门以红头文件一而再、再而三的加以规定,实在是难以全面而真实地反映爱心盛举。

  慈善无价,情义无价,爱心不可以用捐款多寡来衡量。“灾区的人比我更困难,他们的生命都受到威胁,不容易啊!”一位乞讨老人捐赠时说的这句话,久久在人们的心中激荡。正是这种爱的精神,超越了捐赠数字的多少,召唤着人们去尽己所能奉献爱心。因而,普通民众的10元捐款同样可贵,“我拥有100元,我捐了10元,不比你拥有上亿元而捐了数十万元的精神差。”而即使在名人与富翁之间,捐赠的多少也不能代表爱心的厚薄,重要的是,他们都在为爱注入一份力量。因此,作为一名老党员,我实在痛心,作为我们身为信任的组织部门,竟然下发这样的文件,它有可能会使爱心变味,使慈善失之于浅薄。

    慈善的本质在于那种割舍不断的人间真情与爱意,慈善的原则乃是基于这种真情爱意的自觉自愿。在这一场大灾难面前,人们自觉自愿的爱心大奉献,不仅让全世界见证了中国普通民众的如潮爱心,也见证了中国各界的社会责任。这正是血浓于水的爱的力量,也正是慈善的魅力所在。如果硬是要给爱心加一个价码,给捐赠搞一个限制下额,势必会给所有捐款者造成心理压力。这或许在短期内能够带来捐赠数额的上升,但最终却会伤害捐献者的纯纯爱心,破坏慈善事业的根基与土壤。(兑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15 21:05:5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7-16 10:00:47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