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77|回复: 8

【本周事评话题】为何政府补贴的企业斗不过小摊贩?

发表于 2012-6-2 09:11:1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版主按:为了方便大家自由表达观点,本期事评继续尝试不设正方、反方、中立,因为许多的问题并不是“非白即黑”,多种观点并呈也许更能活跃思维、引人思考。而打擂辩论的形式,将根据选题需要在企业事评不定期举行。本期话题,您只要根据给出的问题及基本的新闻事实进行评论、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即可。

【本周事评话题】为何政府补贴的企业斗不过小摊贩?
    此前的15年,郑州市曾推行过5次早餐工程,但均以失败告终。日前,郑州又启动了第6次早餐工程。当地网站对第6次早餐工程所做的网络调查显示,大多数被调查者对这次早餐工程前景并不看好。(5月30日《人民日报》)
    政府部门重视市民吃早餐难的问题,进而推出早餐工程,其出发点当然是好的。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多数早餐工程却难逃闪亮登台,黯然收场的困局。为何政府补贴的早餐企业始终斗不过路边的小摊小贩呢? 欢迎进行评说!第一名奖励现金100元,第二名50元,第三名30元,第四名20元,第五名10元。来稿参加评奖截止时间:2012年6月8日周五晚12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 12:58:3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11:43:04 | 查看全部
这是“简单”和“复杂”的较量
企业供给早餐,政府给予补贴,按照道理讲是件好事,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使简单问题复杂化了,首先企业管理层太多,无形中会增加成本,只要哪一个管理层稍微管理不善就会导致整个管理链断掉,再加之企业的管理模式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小摊贩一样随时出现在大街小巷;另外,吃早餐的人就是图方便、省时间,小摊贩的随意性和方便性正好迎合了他们的这种需求,小摊贩往往既是管理者,又是工作者,管理简单却利润最大,所以大企业即使有政府的补贴,也无法竞争过小摊贩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4 14:59:30 | 查看全部
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15:30:58 | 查看全部
吃早餐这是市场行为。怎么样的早餐能受到市民的欢迎?如果靠政府补贴,就能解决市民吃早餐难的问题,这也太容易了。一是市民的早餐喜好不一;二是早餐网点问题;三是早餐的卫生和价格问题;四是早餐管理和成本问题……
       要解决早餐问题,政府的监管重点应该放在对早餐的卫生与健康上,如:加强对早餐网点(包括小摊贩)使用的食用油、面制品、用具等的监管。而不是推行什么“早餐工程”、“面子工程”……
       让市民吃上健康、美味、价廉的早餐才是硬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6 16:27:21 | 查看全部
政府给企业补贴早餐费貌似没有必要的,我建议要么就把早餐的钱直接补贴给职工,想咋吃就咋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09:19:03 | 查看全部
俗话说:端人饭碗就得受人管。早点摊经营者在享受政府补贴的同时,要遵循政府部门制定的统一品种、价格。这原本是为了市民吃到品质好的营养早餐,出发点是好的,毋庸置疑。但老三样(豆浆、油条、馒头)时间长了,就会产生见了就饱的现象。而私人摊点经营者自己说了算,早点品种会根据食用者的需求走,花色品种多变,口味也常换常新。
归根结底是“体制”的问题,政府职能部门不能“只管不问”,制定的条条框框没有跟着市场变化,市民需求而及时调整,是导致“好心办坏事”的主要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7 18:08:04 | 查看全部
呵呵,老师这期话题太棒了,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8 14:29:41 | 查看全部

“早餐”工程应走出体制的误区。

政府补贴的早餐企业斗不过路边的小贩这种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如果回过头来我们看看路边小摊的早餐之所以被市民所亲宠,其实就是它经济实惠、种类多元,接近百姓的生活。加之它的方便、快捷,又有什么理由让市民拒绝和远离她呢?相比之下我们政府补贴的早餐企业之所以受冷落,个人认为其根源还是经营体制的产物。
其一、早餐工程经营的好与坏都有政府补贴做保障。早餐工程的参加企业基本上都为国有或是集体经营的餐饮企业。在经营者的心中,不管业绩如何,都会有政府的补贴做保障,使大家并没有市场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而是习惯了一推而就,相比之下在与小摊的竞争中也就失去了主观的服务意识,这样也就意味着失去了市场。而作为其员工也是干好干坏一个样,都有工资做保证,即便是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挂钩,但大家在微薄的效益工资中,与其付出的艰辛劳动对比中,经营者和员工又怎能愿为“小利”,而煞下心来,为此苦心经营付出呢?
其二、面对补贴即便是包袱也要扛。政府补贴的早餐企业多为兼顾经营,在政府倡导下,对企业来说除了有补贴,还有税费方面的优惠政策。虽然在便民利民的条条框框中,难免成为一些企业的负担,但就是这样,他们还是要争取。因为,毕竟他们做的只是早餐,而主体的经营他们还可以在午餐和晚宴的放开式经营创效中。在利益的平衡中,即便是包袱,企业也要硬着头皮做,因为这毕竟是名利双收,他们又怎能放弃这千载难逢的好事呢?
其三、早餐工程的外在,让部分市民望而怯步。政府补贴店面是在政府的统筹下,豪华装修,集中管理虽然环境典雅,但是也会让许多工薪阶层望而怯步,有的甚至让市民有拘束感。同时,由于其分布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并不能满足分散,且不同杂居人群的需要。而这样的设置和正统化的管理,也势必带来经营成本的增加,而街头早餐小摊,多为家庭式的经营,这样相比之下,小摊的成本低,把更多的实惠带给了市民,市民又怎么会不接受呢?
对于,如何让政府补贴的早餐店把早餐工程做好,做为一名普通的市民,个人建议如下:一是不能强调形式,而应以需求来定。增加早餐店的经营灵活性,使其能打破传统经营的限制,更好地服务于民。可以引入肯德基等国际连锁快餐店的经营特色,尝试建立诸多打包食品,安全食品,进行餐车式配送等经营机制,在方便市民用餐的同时,也不断争取市民的认可和肯定。二是增加早餐项目特色建设,做出早餐品牌。在发挥其主导优势中,借鉴街头小摊的优势,以其质量、品味、便捷、特色吸引市民。三是转变姿态,广泛听取民意,经营的模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断在市民的反馈中改善服务模式,贴近百姓生活。以上建议,最终还是离不开,经营者转变经营理念,如果他们始终放不下吃政府补贴的架子,心中不能始终装着为百姓服务之心,说一千到一万,最终都将清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