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将农用收割机作为运管设备,用于水网段长输管道建设,是管道四公司苍梧-贺州支线cpp404机组运布管小组成员的奇思妙想。但遇到极为泥泞的水田,小小的收割机总会被长达11米的钢管压偏,极易造成人机事故,于是这个改造便被扼杀在摇篮中。然而在6月2日,施工部传来消息,最近这台农用收割机又似“小老鼠”般在施工现场跑动起来,是机组员工知错不改,还是收割机改造成功了,带着疑问,笔者前往施工现场一探究竟。
呈现在眼前的收割机俨然不是1个月前的模样。记得当初,为了抓住收割机在水田内行走自如的优势,机组员工在收割机驾驶座左侧安装了一对放置输气钢管的管架,由吊管机负责把道路边的钢管吊装到收割机上,再由收割机运到水田中布管。一开始,水田内水量较少,这个改造一度让机组员工兴奋不己,但随着雨季的到来,水田内越发泥泞,小小的收割机虽然自身行走自如,但一侧加上重达近1吨的钢管,实在让它“心有余而力不足”。看到在水田中极易侧翻的收割机,安全员立即叫停了这次改造。
现如今,收割机少了左侧高高的管架,却在后面接出了长长的“尾巴”。原来,机组员工始终不愿意放弃这个在田中灵活自如的小设备。在吸取上次改造的经验教训后,大家很快意识到收割机能在田中自由行走的原因是自身重量轻,而与马力无关,一侧载上钢管等于局部加大收割机的体重,自然很容易在泥水中引发侧翻,但把载重和牵引的能力区分开,大马力的收割机还是极有可能大有作为的。
苍梧-贺州支线工程穿梭在广西省大桂山地区,山丘水田相间给长距离输气管道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加上通行道路较少,油车无法进入施工作业带内给设备加油。面对这个难题,机组员工灵机一动,便把运送油箱的任务交给了收割机。收割机的后面多了一个平台爬犁,它原本运管的职能瞬间转变为拉油,易陷、侧翻的安全隐患加上运油的难题一时间都被解决掉了。在石桥镇长达2.8公里的水田段施工中,收割机为机组施工立下了汗马功劳,节省因加油而造成的设备调遣费近万元。
作者:朱玉琳
单位:中石油天然气管道局第四工程分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