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确保安全,列车速度该不该降
饶早耕
“长时间低速运行,乘务员容易疲倦,反而会影响行车安全得不偿失。”6月3日,在重庆能源集团松藻公司运销部机务段召开的乘务员座谈会,10余名乘务员代表针机务段出台的新规定,列车运行速度由原来时速50公里降至35公里提出异议。
原来,运销部铁路依山傍水,弯多坡大。沿线山体形式各异,土质、岩石等状况不易掌握,特别在“雨季三防”期间曾发生滑坡、落石等情况。近年来,该部每年斥资治理,虽有效果,但对于复杂的山体结构,整治却达不到理想效果。
夏天雨季,山风肆虐,铁路沿线长成的树木被风吹断,掉落在铁路上已威胁到行车安全。更有一些过路行人对铁路行车知识缺乏理解,在铁路上行走,抱有“火车临近前,稍微减速,我就可以不慌不忙的下去了。”等错误观点。夏天酷暑难耐,铁路巡道工巡视离开后,附近一些居民便趁机到隧道口纳凉避暑。列车高速运行,为避免发生“路外伤”,乘务员往往会采取紧急停车避让,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悲剧发生。
数天前,乘务员江世明、蒋明友驾驶列车突遇被风吹断的大树挡道,所幸当时速度较低,他们采取措施得当,成功避免一起行车事故。事后,机务段借此将以往的行车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调查,发现多数行车事故都与列车速度过快有关。而成功避免的行车事故,列车时速几乎都在35公里以内。因此,机务段特此召开乘务员座谈会,听取乘务员对此新规定的意见和建议。
“时速50公里运行已久,如今降到35公里,不仅要改变我们历来已久的操纵习惯,对于长大坡道的一些线路,不超速实属不易。”乘务员代表邱勇直言不讳抛出自己的看法。
“发生行车事故与乘务员运气好坏也有关,靠降低运行速度,作用不大。”乘务员杨世伟说,“列车到达某地段,山体出现滑坡、落石等情况在铁路上已有先例,列车快速通过,减少占用区间的时间,更能降低发生行车事故的几率。”
“以慢求稳的行车要求,确保乘务员突遇紧急情况时,能及早处置应变。遇见山体滑坡、行人阻道等情况时,不会因为列车速度快,制动距离较长,未能及时停车造成事故,降低运行速度我看行。”乘务员江世明的意见也得到一些代表的认同。
乘务员对各自的观点各抒已见,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激励交锋,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
“保障铁路运输安全,最大限度避免行车事故的发生,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识、责任心和敬业精神。为实现安全行车的目标,不能因为操纵习惯和运气论,就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若无睹。无数个案例表明,降低列车运行速度才是保证我们企业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机务段段长唐孝华打断了大家的争论。
“如今,企业加大了铁路沿线村镇、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宣传。并对沿线山体、线路、树林加大整治,旨在彻查清除安全隐患。我们作为一名乘务员,更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立足岗位助企业实现安全生产目标。”唐孝华话音刚落,便引起了乘务员的共鸣。
“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是靠每一名一线员工,预防行车事故,列车速度应该降。”与会乘务员纷纷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