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郑州市对早餐工程进行政府干预,是重视民生的具体举措,出发点值得称道,但出力不讨好,早餐点不看市长看市场,多次无果而终,我看原因不外有以下:
一是顾此失彼。干预早餐源于脏、乱、差,所以放心和卫生是其最大的卖点,但不要忘了,餐饮的核心生存法则是盈利,口味单一、综合保障跟不上、在日常管理中多方掣肘等,导致早餐点疲于应付,难以为继,念着政府的经,应对现实的市场,无疑掩耳盗铃。
二是干预的技术细节粗糙。从有关信息上得知:政府对营业面积、公用电话、无线网络、公共厕所、残疾人设施等设置了准入门槛,我不知道这些因素同早餐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味道、价格、安全有什么必然联系。尤其是品种要求40个以上,更是荒唐,一招鲜就可吃遍天,就可让众多的头回客变成回头客,求大求全、缺乏特色反而被人所弃。
所以政府要找准着力点,在可行性论证上多下功夫,偌大的省城,现实的需求,只要号准市场脉搏,加以规范和引导,我相信:早餐工程在历经磨难后一定会焕发生机的。(汉江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