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别把“早餐工程”打造成“面子工程”
郑州政府部门关注市民吃早餐难的问题,推出了“早餐工程”。这本是一件惠民的好事,但网络调查显示不被看好。大家普遍认为,这项早餐工程,仍然难逃不了“闪亮登场,黯然收场”的困局。
这项惠民的举措遭到质疑,一定有其原因所在。郑州市有关部门下发的通知中规定:早餐示范店应具有固定的营业场所,采取现场加工制作或统一配送的方式供应早餐,单体店营业面积(含厨房餐厅)80-120平方米,餐厅座位30个以上,日常经营花色品种40个以上。同时要设置便利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公用电话、无线网络、公共厕所、残疾人设施等。
不难看出,政府部门的人员在制定这些要求时,动了一番脑筋,其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对市民早餐的供应量和食品质量,也注重了市民的方便。这些优势条件是街头早餐摊贩所不具备的。然而,在笔者看来,街头摊贩打败政府扶持的“早餐工程”,也恰恰就是因为这几点。
因大家早上的时间都很紧张,市民选择早餐一是要干净、卫生,二是要求满足市民营养和口味需求,三是要方便快捷。政府部门打造的“早餐工程”,看似满足了所有的条件,实际上不过是脱离大众需求的花拳绣脚,是十足的“面子工程”:
第一,贪大,把早餐店定位在80-120平方米。如此大的店面,经营人员少了根本照顾不过来,因此不仅有租金的压力,也会有雇佣员工成本支出的压力。
第二、贪多,日常经营花色品种40个以上。早餐店应以特色经营品种赢得顾客,而不应该靠花色品种齐全取胜。花色品种多,对员工制作技艺有要求,对其熟练程度要求也高。在早餐时间很紧张的情况下,一会儿做这个,一会儿做那个,容易造成混乱。如果增加人员做不同的花色品种,又会增加人力成本。
第三、贪全,便民服务设施要有公用电话、无线网络、公共厕所、残疾人设施等。一个小小的早餐店,要承载如此多的功能,实属画蛇添足。增添这些附加功能,且不说其利用率如何,成本支出就会增加不少。
反观那些街头早餐小摊贩,他们仅有一个摊位或者一辆小车,占地面积很小,随时可以撤摊,没有场地租金的费用支出;经营人员多是一个人或者夫妻二人,不需要另外雇人增加劳动力成本;他们的经营品种单一,属于重复性操作,容易掌控;他们以自家的特色赢得回头客,不怕顾客不买账;他们不需要增加附属的便民设施来吸引顾客,而是靠早餐的口味和质量取胜。
显而易见,政府部门扶持的“早餐工程”无形之中会增加了很多成本,看上去很好看,却不实用。和那些以单打一特色经营的街头早餐小食摊相比,“吃不开”也属于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