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11|回复: 0

【理论之窗】 王天峰 围绕中心 融入管理 发挥党组织在“转调减增”中的保证监督作用

发表于 2012-6-6 21:26: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今年以来,集团公司针对煤化工产业严峻的经营形势,果断决策,作出转方式调结构减亏增盈的重大部署,明确了一系列超常规举措。新的形势任务也给企业党组织提出了新要求和考验。兖矿鲁南化肥厂党委深刻领会两级公司工作部署,认真把握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特点,坚持一切服务于“转调减增”的原则,落实责任,找准结合,创新实践,有力促进了企业生产经营平稳发展。

一、“转调减增”形势给企业党组织带来新要求

市场形势严峻,经济效益不好,围绕应对危机、调整产品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减亏增盈,企业党组织责任更大要求更高,必须把各项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统一思想认识,推动措施落实,凝聚发展合力上来。主要体现在:

(一)凝心聚力的形势更加紧迫。在企业连年亏损、经营发展遇到困难的形势下,员工的思想不能分散,保持高昂的士气、坚定必胜的信心至关重要。企业党委要更加注重形势任务教育,强化思想引领,在凝心聚力上下功夫。明确上级的政策要求,宣传集团公司对加快煤化公司转方式调结构减亏增盈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有关要求,消除畏难发愁情绪,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把全厂上下的力量凝聚起来,集中精力抓好措施落实,形成克难攻坚的浓厚氛围。

(二)服务中心的要求更加突出。越是形势困难,党委工作越要紧扣企业实际,务实作为,把党组织优势与中心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党组织参与决策作用,在服务生产经营上下功夫。围绕中心融入管理,以责任文化建设为切入点,以深化阳光精细管理为抓手,突出抓好基础管理工作。发挥宣传教育和监督职能,提升企业管理软实力,推动各项减亏增盈措施落实。

(三)发动职工的作用更加重要。职工是企业的细胞,是工作的执行者、价值的创造者。职工的工作热情及工作效率直接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成败。在困难形势下,更要保持良好的精气神,营造一个干事创业良好环境。企业党委必须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在督促保证落实上下功夫,围绕中心任务,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以带好党员和职工队伍为重点,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积极性,鼓舞斗志,激发活力,为实现减亏增盈奠定坚实基础。

(四)维护和谐的压力更加艰巨。越是形势困难,职工产生思想波动越大,会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一定的影响。企业党委必须始终绷紧稳定工作这根弦,在做好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上下功夫。关心职工生活,维护好各项权益,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三项制度”,及时发现职工的思想热点问题,并通过发挥党工团组织作用,有针对性地做好信访稳定和服务保障工作,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环境。

二、围绕中心、融入管理,发挥党组织在“转调减增”中的保证监督作用

鲁化党委围绕“转调减增”中心任务,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积极推进阳光精细管理工作,以“三线联动、三级联创”为载体,发动广大党员和职工创新创效,全厂上下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有力促进了减亏增盈各项工作。

(一)突出思想引领,增强对形势任务的引导力。

一方面,厂党委加大政策学习力度,认真学习贯彻集团公司“加快煤化公司转方式调结构减亏增盈”动员会及煤化公司相关文件会议精神,组织副总以上领导及职能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专题学习会,研究企业“转调减增”各项措施。广泛开展宣传引导,把重点对准减亏增盈实际,坚持每月一次“精细发展”调度会,党委书记作形势任务报告10场,教育职工2000余人次。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制作电视新闻专题200余条,刊发《鲁南煤化》11期,简报37期,内部网开辟专栏,刊发相关信息4000余条,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另一方面,坚持两眼向内,严管干部,深入开展“转变作风、强化落实、促进减亏增盈”活动,制定活动方案,明确了“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强化工作纪律管理、夯实安全基础管理、加强物资管理、深化重点工作目标管理、强化机关作风建设、抓好各项监督检查工作落实”共7项活动内容,组织班子成员和各基层单位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查找思想作风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形成整改措施212条;配合活动的进展刊发了13期活动简报;组织专项检查和抽查活动10余次,加强工作日中午禁酒制度落实情况监督检查,进行跟踪录像,督促问题及时整改;讨论通过了《兖矿鲁南化肥厂员工违规违纪处罚暂行规定》,修订完善了《兖矿鲁南化肥厂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请销假管理规定》,加强对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增强组织纪律性,提高工作效能。同时,厂党政对全厂24个单位进行调研,围绕产量指标、成本、消耗、费用控制、对标管理完成情况、安全标准化执行、精细管理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工作目标完成情况,提出具体要求,全力以赴推动转方式调结构减亏增盈工作任务的完成。

(二)融入生产管理,提升执行各项举措的推动力。

2011年是鲁化的“精细发展年”。厂党委结合责任文化建设要求,突出管理文化重点,把加强基础工作推进阳光精细管理作为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围绕中心融入管理,着力抓好基础管理、绩效考核、班组建设、监察审计等四项工作。

一是夯实管理基础。印发了《关于深化基础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对现有制度、规范、标准、流程及管理实际进行全面诊断,修订部门职责,印制程序手册,推动一体化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突出抓好煤炭管理,纪检监察组织全过程参与,改善分析工作流程和运输模式,累计抽查进厂煤炭81批次,扣吨2万余吨,通过各种措施,节支额达1600余万元。

二是严抓绩效考核。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中层以上干部为重点,修订完善《中层管理人员生产经营管理考核办法》,收入与绩效挂钩,进行量化考核,增强干部责任意识。坚持可控费用月度考核,实行厂领导、中层干部联挂考核制度,奖罚到位,下半年扣罚班子成员2万余元,全年可控管理费用节支370万元。

三是加强班组建设。召开班组建设工作会议,党委书记作专题报告,深入推进班组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有关工作。从源头上加强指标控制考核,实行由班组长负责本班预算的编报、执行控制、分析考核,促进班组整体工作。鲁化2名班组长分别被集团公司评为“十佳”班组长和优秀班组长,4个班组被评为优秀安全班组。

四是强化监察审计。发挥纪检组织工作职能,定期开展督察落实,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开展效能监察,减亏增盈成效显著,累计减少费用支出2049万元,减少资金占用1019万元。加强对物资采购、废旧物资处置等效能监察,共参与监督竞争性谈判258次,节约资金约1066万元。

(三)深化创先争优,激发基层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力。

厂党委紧贴实际,把“深化创先争优,促进减亏增盈”作为实践载体,扎实开展“三线联动强管理、三级联创保长效”竞赛活动,突出生产系统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项目建设“双保双优”(项目保安全、保工期,工程优质、干部优秀)、经营管理创新创效三个重点环节,实行“三线”联动;围绕建“四好”领导班子、创“四强”党支部和做“四优”党员为目标,实行党委、支部、党员“三级”联创。

在工作摆布上,实施分类指导,采取党委委员分头包保,职能部门分工协调的方式。具体由党务部门协调,在生产系统深化安全稳定长周期运行竞赛,最大限度地挖掘系统潜力;由纪检部门协调,在项目建设系统开展“双保双优”竞赛,确保新建设项目节约、优质、廉洁;由厂工会协调,在经营系统推进经营创效竞赛,提高经营效率和效益。在工作推进中,围绕“党员创效比贡献,创先争优促减亏”主题,在全厂范围内开展“个十百千万”党支部和党员减亏创效活动,落实学创讲评树和公开承诺制度,承诺完成急难险重任务664件,使党员人人身上有指标,工作有压力,有效调动了各基层党支部和党员的积极性。

各党支部突出节能降耗重点,拓宽节能降耗范围,创先争优促减亏,节支降耗成效显著。仪表分厂党支部自制控制室机柜固定支架,节省制作费用;供水分厂党支部自制“吸泥泵”,提高了循环水水质;尿素分厂党支部组织党员自主开发班组管理系统,依靠信息化平台,开展班组劳动竞赛,被煤化公司树为学习典型;原料分厂党支部加强煤炭管理,以党员骨干为主体,实施超细磨机改造,煤浆浓度提高2个百分点;气化分厂党支部通过仪表空气管网节能技改,一年可节约水、电、维修费40余万元,节约机械油约560千克。广大党员在成本管理、技术创新、修旧利废等方面创效比贡献、减亏出成绩,形成党员当排头,争第一,创新创效的良好氛围,实现党员创效160余万元,有10个党支部和60名党员被厂党委评“四强”党支部和“四优”共产党员。

(四)坚持以人为本,凝聚减亏增盈工作的合力。

厂党委针对形势要求,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坚持服务职工、服务基层、服务一线的原则,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推动和谐建设。

一是坚持民主管理聚人。充分维护职工民主权益,保障职工利益,特别是在岗位绩效工资制套改过程中,及时召开职工代表团长会议,广泛收集广大职工对集团公司岗位绩效工资改革的意见建议,认真做好意见反馈,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引导和信访稳定工作,确保了工资套改工作的顺利完成,职工收入得到大幅增长。

二是加强人才培养育人。以岗位练兵、导师带徒等为主要形式,加强职工教育培训。组织376人申报高、中级工,选拔12人参加技师培训、鉴定。参加集团公司第四届优秀技术技能人才评选,2人被评为技术专家,6人被评为专业技术学科带头人,9人被评为优秀技术人才,21人被评为优秀技能人才。参加省化工行业职业技能大赛,3支代表队分获团体一、二、三等奖,2人分别夺得冠亚军,并分别被授予省化工行业首席技师、技术能手称号。

三是关心职工生活暖人。深入开展“职工之家”建设,补充、更换岗位空调、微波炉,生产区增设茶水炉。在资金十分困难的情况下,组织162名职工疗休养和2287人查体。积极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救助共计272人次,共17.6万元,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亲切关怀。组织“红歌大家唱”、拔河比赛、“安康杯”职工篮球赛等活动,丰富了职工家属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金牌员工”、“阳光事件和人物”评选活动,引导带领广大职工创先争优、岗位建功,积极投身减亏增盈攻坚战。

三、加强自身建设,积极推动创新实践,为党组织作用有效发挥提供保障

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是提高党委工作水平的根本要求。厂党委按照精细管理的理念,扎实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努力增强党建工作的创新力,有效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一)实施党建精细化管理。以阳光精细管理为基础,借助《党委工作管理系统》平台作用,对企业党建工作进行精细化设计。出台《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指导规范》,精细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精细党内信息管理、精细党费收缴管理、精细组织关系接转等工作,并围绕党组织制度、组织体系、活动载体、阵地场所等内容,创建标准化党支部试点4个。企业被评为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党建及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推荐的《借助信息平台 提升党建工作标准化水平》、《围绕中心融入管理 在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中发挥党委政治核心作用》、《立足实际 精选载体 构建基层党组织创先争优长效机制》等三篇论文分获一、二、三等奖。

(二)创新党员发展培养模式。积极推动党员发展培养模式创新,在严格落实集团公司关于党员发展各项制度的基础上,坚持量化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不断优化党员发展结构,优先从优秀管理人员、优秀专业技术人员、优秀技能人才中发展党员。按照把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人才的“双向”工作思路,建立了党员发展素质结构指标评价制度,细化11项评价指标,进行2项综合测评,共发展党员共1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77.8%,中级以上技术、技能职务占60%,优秀技能人才占33.3%,生产、基建一线占77.8%,发展结构得到优化。

(三)构建党员素质提升新机制。我们把党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精心设计“党员素质提升”工程,围绕目标、措施、保证等方面,精心设计方案,制订实施方案,组织党员综合素质调查,分析党员结构,全面梳理问题,明确努力方向,搭建素质提升平台,在继承传统党员教育的经验上,引入PDCA循环、对标管理等方法,增强了党员素质培养的科学化水平,通过前期试点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形成推进党员素质提升的长效机制。

通过发挥党组织保证监督作用,确保了上级和厂党政各项决策措施的有效落实,全厂上下呈现自动自发,团结拼搏的良好风貌。企业生产水平显著提升,内部管理稳中求进。继续保持国家危险化学品安全标准化一级企业荣誉称号,被授予首批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新型气化炉连续运行126天,耐火砖使用周期突破14000小时,全年刷新生产运行纪录106项次,极大鼓舞了全厂干部职工打赢“减亏增盈攻坚战”的信心和勇气;醋酐装置生产负荷达到80%,实现月产6340吨,向全面达产达效逐步迈进;重点项目积极推进,新建260吨锅炉投运并入系统;节能改造、修旧利废成效显著,实现节支增效2835万元,企业转方式调结构减亏增盈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作者系兖矿鲁南化肥厂党委书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