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早餐需要政府“工程”吗
现在,一些地方政府办点事,尤其是与百姓生活相关的事,生怕说小了群众知不道似的,好冠以“XX工程”,而且为了显示重视程度,都还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当地主要领导或分管领导任组长。但据笔者了解,很多“工程”是虎头蛇尾,有其名无其实。笔者没去过郑州,对其“早餐工程”缺乏调查,但从其前5次均以失败告终的结果分析,大概也在“有其名无其实”之列,“闪亮登台,黯然收场”是必然的,再来个第六次,估计结局也好不到哪儿去。
政府部门重视市民吃早餐难的问题,想办法予以解决,出发点是好的。但早餐真得需要政府“工程”吗?以笔者之见,不需要。政府应做的是“管早餐”,做好监管,监管好早餐企业、小摊贩所供早点的安全卫生,而不是“办早餐”,政府事无巨细,大包大揽,其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费力不讨好。
一边是政府补贴的早餐企业,一边是小摊贩的,选择哪一个,作为“上班族”一员,我也遇到过,我经过比较之后选择了后者。为什么,因为其方便、价廉,安全卫生也没见有让人不放心的地方。在笔者所住小区不远,就是县宾馆开的早餐馆,也是县政府补贴的早餐供应点。去买过几回早饭,进去先交钱买票,持票去领饭,没票不给饭,花样很多,但票上打的啥就是啥,临时想换换样不行,得再换票,价格贵且不说,买个早点那麻烦劲就别提了,有两次因为买饭上班迟到被罚了款,以后很少去光顾了。
小区门口有不少卖早餐的小摊贩,有个夫妻二人整的油条煎包摊点看着挺卫生的,油条煎包也挺香,小米饭还免费,后来我就靠着在那里吃了。夫妻俩都是下岗职工,对顾客很热情,在他那里吃饭感觉很方便。忘了带钱没关系,下回来再说。给钱时零头一般就不要了。吃饭的人多时,俩口子忙不过来,就让顾客自己拿,吃完了看着给钱就行,就和在家里吃饭差不多,所以回头客很多,生意不错。再反观宾馆早餐馆,现在已是生意冷清。
人们选择早餐的标准,并不看是不是什么“工程”,看的是安全、价廉、方便。早餐问题本身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行为,依靠几家大型早餐企业来包办全体市民的早餐,除非使用强权将卖早餐的小摊小贩全部赶走,否则根本不可能实现。郑州早餐工程过去五次失败的经验,其实就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这也充分说明,如果不是从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仅仅依靠政府扶持而出现的所谓“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现代化”早餐企业,必然经受不住市场的洗礼。换言之,要解决市民吃早餐的问题,必须并且只能走市场的道路。
市场经济下,政府应该干市场解决不了的事。像早餐这样的属于自由竞争的市场行为,政府部门单纯以一些硬件标准,选择支持某些早餐企业,其实是对市场的人为干预,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无论是大型早餐企业,还是小摊小贩,政府部门不能单纯以大小论断,并且戴上有色眼镜。一来,早餐工程既无法证明小摊小贩一定卖的不干净,更无法保证扶持的早餐企业一定就卫生;二来,“高起点、高标准、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必然大幅提高早餐企业的成本,最后这些成本又会摊入早餐中,由消费者承担,与之相比,有限的政府补贴自然显得杯水车薪;最后,与大而全的早餐企业不同,小摊小贩直接走入每一个需求的现场,不仅更为便捷,也更能做出特色。
让市场的归市场,政府部门要做的,是在一视同仁的基础上进行市场秩序规范,保障食品安全,应“管早餐”而不是去“办早餐”。为了吸引更多正规企业加入到早餐行业,可以出台税收减免等鼓励性政策;对那些消费者有口皆碑、食品安全质量高的早餐企业,还可以给予适当的奖励。政府补贴既补不出强大的早餐企业,更补不出受人欢迎的“油条哥”;相反,只要政府部门监管有力并且引导得当,小摊小贩同样可能成为“油条哥”。比如一些小的早餐摊点就从来不缺回头客。早餐不需要“工程”,需要的是公平,试过的错没有必要一试再试,更不应该一错再错。既然已经有过五次失败的早餐工程,第六次是不是应该换换思路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