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何开祥(逢春煤矿矿长)
纵观煤矿发生的安全事故,不外乎几方面的原因:技术失误,管理失职,现场失控,操作失误。但这些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管理问题,因此集团提出的“向管理要安全,向管理要效益”,可以说是非常准确贴切的。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我认为就是要抓住关键环节,强化管理方能出效果。
一是抓技术保障。煤矿的安全保障首先是技术保障,很多事故事后分析,都与技术决策失误有关,是由于技术细节不明确、技术缺项酿成,至今仍发人深省。如煤矿在制定措施对岔口危岩进行锚杆支护时,若考虑不周详,漏掉了打锚眼带来的震动有可能造成片帮冒顶伤人的技术细节,就会发生事故。因此煤矿安全的保障首先要抓技术保障,要严防技术决策失策和防治措施细节不细而酿成事故。
二是抓好队伍建设。目前矿区成熟人才流失较多,用工荒、人才荒已经危及到了矿区的安全生产,劳动力严重不足、成熟人才流失已是普遍现象,不利于企业中长期安全安发展。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员工收入偏低,岗位吸引力不够。怎么面对当前的现实问题呢?在员工数量不足时,可采取并班、集休等方式来满足正常基本的安全生产需要。同时企业还要想方设法深挖内潜,控制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企业效益,提高员工收入。还要抓好员工的素质培养,通过大力推行员工岗位应知应会培训,推行手指口述来规范操作行为,提高综合素质,保证安全生产。
三是抓好科技应用。用科技进步促进安全生产,最好的办法是多用机器少用人,尽可能减少“人”这个最不稳定的安全因素。在安全生产中,人越多对于安全管理越不利,机器坏了可以修理更换,人的生命却无法修复重来,因此大力推行机械化、自动化,视频监控化,减少体力劳动,减少用人是抓好煤矿安全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以人为本”安全管理理念的最好诠释。
四是抓好制度保障。但凡一个事故发生后,人们在分析事故原因、吸取教训时,总感觉规程措施有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有必要对已制定的岗位责任制、操作规程、管理要求进行年年审查,修订补充完善。有了好的制度,还要确保其落到实处,要充分发挥调度室的生产组织和落实监督责任,安监处的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督察责任,企管科的企业管理绩效督察责任和管理人员履职督察责任。抓好制度的监督落实,才能为煤矿安全运行保驾护航。
五是抓好现场控制。煤矿重大事故防治靠决策,零星事故控制靠现场。现场控制抓两个关键:一抓现场关键人员,区队班组长是现场的直接参与者、指挥者,对现场最熟悉,情况最清楚,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让他们履好职,严格控制零星事故。二抓质量标准工作,营造安全生产硬环境。质量标准化工作搞好了,现场环境清爽了,人的行为规范了,可以大幅减少零星事故。
安全工作牵涉方方面面,只要抓住了关键环节的管理,在工作中不断发现问题,增补措施,大胆管理,勇于创新,把管理落到实处,把工作落到实处,安全工作是可以出成果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