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88|回复: 15

摆正“龙头”,舞好“龙身”,激活“龙尾”——三招hold住隐患幽灵

发表于 2012-6-10 09:57: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班组隐患的产生,不仅源于职工的违章操作,更多的时候,违章指挥往往是埋下定时炸弹的罪魁祸首,揪住了制造隐患的“龙头”,再辅以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排查、治理隐患,生产过程中的事故隐患一定能够得到彻底根治,那么企业“安全生产,科学发展”的目标实现也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摆正“龙头”,舞好“龙身”,激活“龙尾”——三招hold住隐患幽灵
                                                         贵州盘江精煤股份公司:刘佳跃
      最近,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土城矿安检部门对今年一季度全矿安全情况作了一个统计:在区队班组发生的“三违”事故、轻伤以及因为“三违”而受到处罚或受伤的干部职工中,班队长以上管理人员竟然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比例。这一数据一出,职工无不哗然。哗然的原因有三:一是管理人员都是高智商高技能人才,为什么频频“三违”;二是管理人员本应该起到教育职工遵章守纪,按章作业的作用,怎么反而带头违章;三是班组职工都有一种效仿心理,领导不重视隐患排查,职工何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去排查治理隐患。
     振聋发聩的三个哗然令人警醒。其实在班队组中并不乏火眼金睛的优秀职工,可是在实际生产中,当他提出某某处存在隐患,请求整改再生产时,“头头”们回答往往是:任务太紧了,对付着干吧、或者是:这么点小问题,没事,出了事我兜着。更有甚者,因为主动查找隐患,结果耽误了生产,最后被扣上一顶消极怠工、偷奸耍滑的帽子。而事故幽灵往往就在“不可能,对付着干”、“没事,出了事我兜着”的豪言壮语中衍生出来,最终酿成事故,受到最大伤害的是身处最一线的职工。隐患不除酿祸灾,出了事故坑三代,纵观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幕幕令人撕心裂肺的事故惨剧,众手抓安全、齐心保平安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紧急关头,因此我们每一名管理干部、安全监察部门都要设身处地,用心、用情去抓安全管安全,简而言之,就是要拿出绝地反击的信心、决心和勇气来,下猛药、出重拳追究、查处安全责任缺失人员,把职工的安全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要让每一条隐患幽灵现出原形并群起而诛之,必须用好三招。首先要摆正“龙头”。这里所说的龙,指的是一个企业中的管理层和决策层,包括企业的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各个基层单位的中层管理人员等。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要揪隐患保安全,管理层必须首当其冲。作为企业的管理层和决策者,要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于安全管理责任缺失、违章指挥造成未遂或既成事故者,要事故面前不认人,用铁心肠、铁手腕、铁制度严肃追究责任,构成刑事犯罪的要移交司法机关处理,让各级管理人员对事故产生危机感,对隐患产生敬畏感,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安全习惯,设身处地去抓职工安全意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抓生产作业现场作业人员、设备设施、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各种苗头性隐患,使“违章指挥”成为人人不敢触碰的高压线,触之则痛之,彻底消除来自管理层中的特权隐患和侥幸隐患。
        其次要舞好“龙身”。犹如一栋拔地而起的楼房,“龙身”是支撑楼体屹立不倒的精钢体,小小的风吹草动就有可能造成楼房拦腰折断,使之前的心血和汗水毁于一旦。在国有煤矿,安检员、瓦检员、群监员是生产最源头的安全把关主体和隐患整改排查的直接责任人,“龙身”不动则波澜不惊,班组职工受利益驱使,就会在没有严格监管的情况下抢任务赶进度,结果事故隐患在这一过程中衍生出来,造成了班组职工的违章和“三员”的违章。各级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三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安全监管知识培训和安全责任提升,对于失职渎职、默许违章、吃拿卡要捞取好处的安检员等,必须毫不手软地将其清除出安全监管队伍,同时要强制其向班组职工道歉,从灵魂深处反省自身违规违纪行为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一做法消除了两种隐患:一是“三员”的违纪行为得到了及时查处和纠正,二是班组职工从这一过程中受到了教育警醒。
         第三要激活“龙尾”。这里所说的“龙尾”包括班队组、车间里的班组长和每一名员工,在企业一系列生产经营动作中,他们是创造经济利润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最容易出现违章、最容易“制造”事故隐患的群体。激活“龙尾”,就是要把这一庞大群体查隐患、保安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工程作业规程、工艺流程以及应知应会、必知必会的培训不可或缺,而“龙头”、“龙身”在做好自身表率作用的同时,理应承担起对“龙尾”的教育培训重任。首先要教会他们如何发现隐患。理论上的东西要讲细讲透,让生产过程中一系列浮在表面的、躲在暗处的、看似合理却暗藏危机的事故隐患在员工的心中打下烙印,当他们遭遇类似现象时,能够异口同声地说:“这是隐患”,那么识别隐患的教培目的就达到了。
    其次要教会他们如何识别隐患。身边工友情绪不好,这是隐患。但是是什么原因导致情绪不好,要查找出深层次原因;采掘工作面顶板破碎、瓦斯波动幅度大,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被动局面出现,必须要从每一个细节环节查找隐患根源;着装不规范、穿戴不整齐看似个人习惯,但是同样存在着隐患,要教会们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使这些貌合神离的隐患浮出表面。
    最后要教会他们如何排除隐患。一条隐患的形成有时仅仅需要一眨眼的功夫,但是处理的过程却十分复杂,稍有不慎即有可能造成事故升级或者酿成次生灾害。隐患的排查程序必须讲清,先从什么环节入手、排查现场应该有哪些人在场、采取什么监督保障措施、注意哪些事项;隐患性质必须明白,这是一条什么样的隐患,对现场人、机械、环境会造成哪些损害和影响,只有对隐患作出合理的评估和认知,在排查过程中才会胸有成竹,不留后患。鉴于班组职工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不妨采用一系列触类旁通的、职工看惯了、习惯了、干惯了但是用最容易被忽视、被侥幸的事故隐患进行模拟识别、认知和排查,做得好的大力推广,做得有差距的,对照实物手把手讲解培训,由此,“龙尾”就具备了活力与动力,全员抓安全、重视安全、保安全的良好格局水到渠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09:58:26 | 查看全部
请各位老师不吝赐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5:31:46 | 查看全部
老师,是否能把最后一段作为两段来描述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17:00:44 | 查看全部
好的,谢谢王老师提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7:11:07 | 查看全部
写主持词杨建老师是专家,恳望老师对拙文提出修改意见。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8:27:23 | 查看全部
绝地反击事故隐患用好三招:摆正“龙头”,舞好“龙身”,激活“龙尾”
——标题有点长
稿很有份量。精炼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18:33:56 | 查看全部
谢谢屈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0 18:43:43 | 查看全部

回 4楼(刘佳跃) 的帖子

其实,刘老师的新观点是上期的“心如细发”,班组职工如何做到揪查隐患时心如发细,应该是去完善你的新观点。聊天室有给你的提醒,如果不去采写,岂不是过期作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18:49:44 | 查看全部
是吗?哈哈,没参加主题聊天,错过了一次好机会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0 18:50:42 | 查看全部
那请杨老师就这篇小文提些修改意见,从标题到正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