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是否延长退休年龄应推行双向选择 高运峰 退休年龄是指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转向享受养老保险待遇的年龄界定。在是否延长现有退休年龄的问题上,笔者认为退休年龄的更改与否不是单独的用人的寿命长短来衡量的,而是要由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来做支撑,以科学的论证做依据,以成熟的统筹养老保险机制做保障的。因此,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必须要先回答与其相关的三个问题:
一是现今我国的劳动用工状况是否真的需要全员延长退休年龄?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但要保持和提高GDP,不是延长退休年龄就可以解决的。一旦延长了退休年龄,也就意味着一定年限内,社会上将不在有退休人员,这也就意味着就业岗位将一度处于饱合状态,这只能会使每年的应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难题更加突显。而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企业的科技化、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在解决老龄化社会带来的持续发展问题上,我们不能局限在现有人群延缓退休上,而是应该尝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岗位信息化建设等途径来解决,这样既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也符合科学发展的主流。
二是现今延长退休年龄究竟会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什么?延长退休年龄虽然可以减缓岗位接替人员适应岗位的压力,也可以让老工人、老师傅更好的在岗位上总结经验,但对于一些高强度的工作岗位和特殊工种来说,无疑是加重从业者的负担。特别是在现今工作压力增大的条件下,他们在心理上否做好了准备了呢?同时,从业者的反应能力、工作体力等并不是随着人的寿命延长而增长的,延长退休年龄,也意味着我们的企业将承担由此而带来的安全生产风险。对于职工来说,他们虽然可以延续在岗的高收入,推迟了步入社会的时间,但这同样也限制了企业新活力的注入,一定程度上也会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瓶颈。
三是现今人的健康一定意味着要延长在岗工作时间吗?寿命的延长是法定退休年龄界定的一个根本要素,但并不是唯一的因素,两者也不是互为因果的。人活着固然是要为社会做贡献,但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空间和家庭构想,也有着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他们在经历了艰辛的工作和承担着巨大压力中,临近退休之时,他们更希望能有自己缓解压力的空间,以便更早、更好、更轻松地享受社会发展成果。
在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后,虽然不能为“是否延长退休年龄”下最终的结论,但我们可以看出退休年龄的界定是与人的思想认识、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密切相联,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不能盲目的说是与否,它应该是社会、企业和个人间多向选择的过程。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在当前全民都可以接受的退休年龄基础上,依托实际,在个人有志愿、企业有需求的前提下,建立社会认可,企业和个人共同协商的延长退休年龄机制,并由政府在条规制度上对延长退休者的权益予以保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