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80|回复: 10

用“三心”揪出藏在细节中的隐患

发表于 2012-6-11 02:01: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用“三心”揪出藏在细节中的隐患

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 张建


   自进入全国“安全生产月”以来,“班组天地”重磅推出“全国班组齐行动排查隐患保安全”主题报道已连续二期,从班组员工的誓言到“最美司机”吴斌的责任,无一不是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班组员工“接地气”的话题,并对我们班组员工查找隐患、保证人身安全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但是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隐患之所以叫隐患,是因其特有的隐蔽性和潜藏性埋伏在我们生产中的设备、材料、每道工序和每个操作步骤里,就如暗箭一样让我们不易察觉和防范。有些隐患还有其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听不清的特性潜伏在我们工作环境周围,令人更加难以发现和识别。但是无论什么隐患,只要我们班组员工用专心、细心、耐心去排查,就一定能够让隐患无处藏身和遁形,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查隐患要专心。所谓专心,就是要专业和用心。是指对自己从事的工种和岗位具有专业水平,既有娴熟的操作技能,又有一定的理论知识,然后用心去排查自己所工作的每个区域。打个比方,如果叫一名什么都不懂的新员工去查隐患,可想而知他能查出什么东西,可能就是摆在面前的隐患将要发生事故危害他也是茫然不知。像这种不能辩别安全隐患的员工本身就是最大的隐患。就拿笔者所在的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矿山机械厂单体车间电镀班来说,在此次“安全生产月”班组员工自查自纠隐患排查中,共查出隐患21条,有的员工查出隐患近10条,而有的员工居然一条隐患都查不出来。笔者作为该班班长,对这一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后认为:查出隐患多的员工都是操作技能好,并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做事认真专心的员工。而发现不了隐患的员工,不仅技能差和理论知识匮乏,同时也是做事马马虎虎,三心二意的员工。一位伟人说过:“做事就怕专心二字”,任何事情只要我们专心去做,就不怕做不好,排查隐患尤其需要“专心”二字。


   查隐患需细心。西方有句谚语叫:“魔鬼就藏在细节里”,隐患用魔鬼来形容非常贴切,因为一切事故的背后必然都有隐患的存在,只不过这隐患都是我们平时工作中的一些小问题,经常被我们忽视和不屑一顾罢了。我们总是认为一些细小的问题不会造成伤害和事故,从来不去细心查找。20032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途中,着陆前意外发生爆炸,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都感到震惊。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小小的隔热瓦。而该飞机表面有2万余块这样的隔热瓦,按照常理,脱落一块并无大碍,但灾难却发生了。在笔者从事的电镀工作中,只要操作上稍有大意,设备出现一点故障,就有可能导致火警、爆炸、中毒、烧伤、触电、环境污染等事故的发生。比如在配制硫酸溶液时,不仅需要仔细地穿戴好防护用品,并且在操作时一招一式都需做到心细如发,最忌粗心和慌忙的员工,否则很容易被硫酸烧伤。因此,该班对每道工序都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步骤,对每个步骤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了评估,并张贴于作业场地的显露位置。古人说:“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操作过程中一点小小的失误、设备上的一个小问题都有可能酿成大祸。


   查隐患还要有耐心.。做任何事情只要我们能够持之以恒,事情就会朝着好的方向前进和发展。查隐患同样需要班组员工每天坚持对自己的作业范围进行排查和安全确认,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一颗坚持不懈的耐心。有些员工认为,以前查出的隐患都已经整改了,没有必要每天去排查。其实安全隐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同一台设备,同一个场地,同一把工具,或者是同一个人,今天没有问题可能明天就会出现新故障和问题。如果你不坚持每天检查,就会给自己埋下难以预料的安全隐患。


   隐患潜藏在班组员工作业的每个细节中,我们只要拥用专业的理论和技能,并做到心细如发,坚持不懈地耐心查找,就能使我们具备“火眼金睛”的功能,揪出藏在细节中的隐患,让事故处于可控可防的状态,同时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生产环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1 05:59:17 | 查看全部
用专心、细心、耐心去排查,就一定能够让隐患无处藏身和遁形,并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2:35:26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支持,望多提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1 15:01:56 | 查看全部
专心、细心、耐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1 15:42:13 | 查看全部
学习大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1 17:26:56 | 查看全部
张建老师能抓住康总讲的“心细如发”----专心、细心、耐心很不错,但直接这样入题不够新颖了,较多地方已出现。

总体是好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8:21:56 | 查看全部

回 3楼(马兵) 的帖子

感谢马兵老师的支持与鼓励,希多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8:23:14 | 查看全部

回 4楼(xiaz72) 的帖子

感谢夏忠老师的鼓励,望您提意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8:26:37 | 查看全部

回 5楼(cmfrjtly) 的帖子

感谢罗勇老师的指导,我会考虑您提出的建议。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1 23:45:06 | 查看全部
张老师专心、细心、耐心三心说得到位,总结得真好,一步到位,学习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