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49|回复: 1

蛟龙号7千米首潜推迟至明日 海底作业3小时

发表于 2012-6-14 15:15: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广网北京6月14日消息(记者 周文超)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1855年,有个德国人曾经建造了一个大钢球,他用绳子系着沉入海里,人坐在钢球里可以潜入到75米深的海底去捞取沉船上的财宝。现在想起来,这可能就是人类最初对海洋的探索。

  在“蛟龙”号诞生之前,世界上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和俄罗斯四个国家拥有载人深潜器。不过,它们的最大工作深度是6500米,而中国自行设计、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蛟龙号”,它的最大工作设计深度却有7000米,工作范围可以覆盖全球99.8%的海洋。

  “蛟龙”号7000米第一潜推迟至15日

  这也是为什么外界这么关注“蛟龙入海”的原因之一。不过,天气一直是蛟龙号此次下潜的绊脚石。昨天晚上,记者从现场指挥部得到消息,原定于今天做第一次下潜试验的蛟龙号再次推迟。

  这已经是“蛟龙号”第二次推迟下潜了。最初原本的计划是在6月12号,但因为受一直朝着“向阳红”逼近的热带低压气旋的影响,所以推迟到今天。不过根据最新消息,昨天下午2点,“向阳红”09船已经启航前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试验海区,按计划在今天早晨6点到达。

  但是昨晚海试现场指挥部对天气进行了会商,根据气象预报,热带风暴古超在原地停留,试验海区的浪高是在2米以上,这是不满足下潜条件的,所以现场指挥部巨已经决定,将第46次下潜推迟到15号,也就是明天进行。目前记者了解到,向阳红09船航行安全,目前人与设备一切正常。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这次下潜的试航员是叶聪、崔维成和杨波,而下潜的深度是5000米左右。为什么要先下到5000米,而不是一下子就到7000米呢?中国大洋协会办公室主任金建才是这样解释的。

  金建才:我们去年5000米海试,海试过程中也是反映出这样那样需要改进的地方。我们回来之后,也是进行了技术的改进。所以我们在7000米海试的时候,首先还是要本着由浅入深。在5000米这样一个层级,先进行下潜,而不是一下子下到7000米。

  海底作业约3小时

  这一次下潜,到底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目的是什么呢?记者周文超昨天专门采访了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徐芑南。根据他的介绍,这一次的时间总长将达到8个小时,其中在海底作业的时间大约是3个小时左右。

  徐芑南:下去要2个半小时,到了海底以后,动作都要做的,所有性能都要做在底下,回来又是2个半小时。手也在动,潜水器也要开,上上下下前后左右,实验所有系统的性能,工具也要抓,取样的动作也要做。看见海参了,我这里一抓,他也抓,这样子。机械手外面的动作跟人操作的动作完全一致。叫主从式机械手。

  现场已准备上百个应急预案

  如果下潜,会不会遇到一些突发的紧急情况,该怎么办?这也是大家很关心的问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徐芑南回答说,海试现场指挥部已经准备了上百个应急预案。

  徐芑南:最主要的就是要把潜水器浮到海面,这最关键。用什么办法?把重量抛掉。常规抛载可以抛掉一吨以上的重量。机械手拿住的东西被底下框钩住了,怎么办?机械手切掉。最后还有一套措施。上面有应急浮标,应急浮标带了9000米长细缆。把它抛出去,上面有屏闪灯。缆送到母船上,一拉水进去了,马上就从淤泥里出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14 15:15:48 | 查看全部

太保1.6亿元承保“蛟龙号”

日前,记者从中国太平洋保险了解到,国家重点科技项目“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赴马里亚纳海沟区域执行深潜7000米级海试任务,太平洋保险首席承保“蛟龙号”此次远航及下潜实验过程中潜水器的部分或全部损失,保额1.6亿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