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30%的职工未戴耳塞的隐忧
■ 邢承木
“同志们,公司昨天检查各班戴耳塞情况,我们班30%的人没戴,罚了我100元。来,举举手我看看,昨天都是谁没戴耳塞?”,2012年6月18日7时40分,山东流云纺织有限公司环纺车间精梳班班前会开始,班长刘丽风首先公布了公司安保科反馈的昨日检查上班戴耳塞的情况。
她话音刚落,有15名职工不好意思地举起了手。“大家知道,公司规定上班不带耳塞,属于‘三违’,安保科已下了罚单,昨日没戴耳塞的每人罚款10元。加上我的100元,咱们班一共罚了250元。这‘二百五’可是好说不好听啊”,见班前会气氛有些紧张、尴尬,刘丽风虽有怨气,但说话不失幽默,惹得职工们笑了起来。
“首先我自我检讨,我检查不到位。但大家千万别把戴耳塞不当回事哈,前几天来给咱们进行职业病体检的医生讲过,噪声危害致病的潜伏期很长,现在不戴耳塞可能感觉不出啥来,万一导致将来出现耳病,岂不真成‘自作自受’了啊!你们说是不是啊?”刘丽风一番苦口婆心的职业健康教育,使职工们对不戴耳塞的危害有了清醒的认识,特别是昨天没戴耳塞的15名职工,纷纷表示以后一定按要求戴好耳塞、口罩等防护用品,做到有备无患。
该公司系棉纺织企业,噪声和棉尘是其主要职业危害源,为了预防职业危害发生,保障职工身体健康,该公司给职工全部配发了耳塞、口罩,要求职工上班必须戴好,不戴耳塞、口罩上班视作“三违”。
6月17日上午,该公司安保部对职工戴耳塞情况进行了抽查,这是公司安全生产月安全隐患大检查的内容之一,精梳班“不幸”被抽中。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检查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不提前给车间班组下通知,检查人员直接到岗位上检查。“这样才能检查到真情况,发现真隐患”,安保科科长吴秋明说。经过逐一检查,精梳班50人,有15人未带耳塞。这15人中,有3人上班忘带耳塞来了,其他12人虽带来了,但装在口袋里,没戴进耳朵里。
戴耳塞是举手之劳的事,发了为什么不戴?笔者问昨日没戴耳塞的农民工胥利民,他说得倒干脆,“戴这干啥,怪麻烦的,车间里这点噪声比俺在家开拖拉机时动静小多了,出不了啥职业病,甭听医生吓唬人。”问条卷工李芳,她说:“戴上不得劲,耳朵里痒痒,还不如塞个棉花团呢”。昨天检查时,她耳朵里塞得就是棉花团,可是她这点小聪明瞒不过安保科检查人员的眼睛。笔者分别戴上耳塞与棉花团试了试,棉花团的隔音效果远不如耳塞,看到笔者亲自体验,刨根问底,她没话说了,戴好耳塞交接班去了。
“预防职业病发生,就是要从细节抓起。耳塞虽小,但事关职工健康,要当成大事,但最根本的还是职工自己要把它当回事,不自己糊弄自己”,安保科科长吴秋明说,这次他们只抽查了精梳班,有30%的职工上班未按要求戴耳塞,相信别的班组肯定也存在发而不戴现象,问题不容忽视。
针对检查中发现的不按上岗要求佩戴防护用品现象,该公司“小”题大做,立即召开了专题会议,制定了整改措施。首先,要求安保科会同各车间、班组再开展一次职业病防治法教育,切实让职工了解职业病的危害,明白做好个人防护的重要性,自觉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二是立即给一线岗位职工每人再配发一副耳塞、一个多层口罩,同时再次强调上班必须戴耳塞、口罩上班,由班组长负责日常检查,安保科负责监督指导,并不定期抽查;三是鼓励职工积极提合理化建议,全员参与,打好揪查安全隐患和危害职业健康行为的群众仗;四是开展好给一线“送清凉”活动,打好预防高温高湿危害的主动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