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37|回复: 0

一位老党员的剪报情结

发表于 2012-6-21 22:54:0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龚光明

    他1987年退休后,坚持阅读时事要闻,了解国家政策,遇到好的新闻消息,他就剪下来,用别针分门类别的别在一起,然后拿到院坝和大家一起阅读分享。松藻煤矿松南路90岁耄耋老人刘兆祥就是这样的一位爱学习的人。
    1948年12月,25岁的刘兆祥参加了革命工作,加入了川东地下党。“那个时候,綦江县东溪镇有一个华新书店,表面是卖书,实际是联络地,地下党人就常在那个地方联络人员,搞革命工作。”刘兆祥回忆当时干革命工作的情景。
    后来,刘兆祥老人来到松藻煤矿先后做过各种党的工作,最后在落实政策办公室干部退休,也就在那时,刘兆祥爱上了读书和看报。
    “每次我们全家睡了,他一个人还在忙他的工作,都忙了好几十年了吧。”老伴龙克群对笔者说。
    刘兆祥退休后,单位给他订了《参考消息》、《重庆日报》、《重庆晚报》、《重庆商报》等报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老人便开始读报纸,读完报纸后就用剪刀、小刀、大头针、别针、胶水等工具把有用的报纸剪下来,然后分类别的别起。
    每天,老伴龙克群很早就将报纸从邮局或社区将报纸给刘兆祥带了回来,他首先用放大镜慢慢细看报纸的标题和内容,他认为这个标题好,就用圆珠笔勾上,遇到报纸上出现的多余字、错别字,他就用小刀把这个地方刮掉,然后重新写上自己修改的内容。这些忙完后,老人才用剪刀剪报,然后进行归类别起,但老人都是白天睡觉,晚上工作。
    “我把这些剪报分类进行整理,要用资料的时候我就很快把他找出来。”刘老介绍为什么要剪报的原因。
    在刘老的卧室里有两本《中国地图册》和《世界地图册》,每一页都有他对应的各个地区的重大时事新闻,他分国家,分地区的进行存放。比如他收集的西藏地区的新闻,就有2004年10月16日新华社发布的《拉萨河特大桥近日架设成功》;2005年8月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立体交通让西藏通达世界》等内容,这些都在28页的《中国地图册》找到。
    刘老将剪下来的资料进行了整理,有军事方面的、国家领导人出访方面的、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方面、网络方面的、科技方面的,动物方面等多种内容。他还用圆珠笔进行了标注,这消息出自哪个报,哪个版,哪个时间等。老伴龙克群说,我还悄悄的给他卖了些,不然这屋子就堆不下了。
    “知识是宝贵的财富,这些书籍现在找都找不到了,很有收藏价值。”刘老对笔者说。
    刘兆祥把每天收集的报纸,读给大家听,很多人都喜欢和他在一起,听他讲祖国发生的变化,时事要闻,听企业的发展,大家都说他是社区的新闻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