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浩渺太空,涓涓江水,今夜和明晨端午之节,汨罗的水中屈子不禁感叹:怎我忧国之心,竟然沉溺于这涓涓江水之中,而今千年越,天上人间共端午!
汨罗江依然流动,江水缓缓向南,有谁去洞庭湖里搅动清澜的湖面了吗?
闭合一卷书,就让逝者安息,思绪遥遥而去千里之外,拜祭又一位以端午纪念的爱国英魂……
遥想之中,江水沸腾汹涌着夹带吴国子胥满怀激愤的心情滚滚奔流而去。心下不禁感慨叹息:如此治国良相、两朝元勋,时思春秋霸业,岂奈辅佐非人,致死无埋地、志无长抒。
当初夫差不听他的劝阻释越将亡灭,准其为属国,子胥曾叹曰:“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如果他早早听从孙武的劝告,放弃功名从此激流永退,就既不会叹越之生聚,也不会怀着即将国破家亡的悲愤身死无地了。
所谓机缘和时势造就了他这个盖世英雄,又有几人真能做到功成身退,不图万世垂名呢?孙武做到了,因为他看透了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才能从容退隐。但伍子胥本就自认为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要以胸襟志向来成就一番大事业;更兼自觉两朝元老,治世之才,一腔赤胆忠心为主为国。后期虽然看透夫差之败必来,但仍旧苦守不去,终致被赐属镂之剑自刎身亡,又被夫差抛尸江中。
伍子胥与屈原有相同之处,都是面临国破家亡,愤而身死。死因不同的是,屈原自投汨罗江而死,伍子胥却是被迫自刎,再被抛尸江中,死得犹为凄惨。屈原是具有浪漫主义精神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著有长诗《离骚》;伍子胥是铁骨铮铮的治国军人,著有兵书《伍子胥》十篇、图一卷(可惜已失散)。
如今距二人身死的年代已过千载,端午节源流之始,当祭谁人却争得面红耳赤。且看世人怀离骚,惜屈原,以端午纪念;吴人怜子胥,亦以端午纪念。不谈先后之别,不言是否别有用心,应明端午节早已成为胸中壮怀激烈、忠正无二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代言节日。无论举世纪念屈原还是苏州独守子胥,能够将他们的爱国精神广为流传,代代传承下去才是最有纪念意义的端午节日。假若英灵有知,想也会含笑九泉,在端午之临,魂魄自江中而起,相携以手,天上人间与我们普天同庆端午之节,举月共叙爱国情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