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这样一群80后,他们在高低起伏的大桂山中攀爬,只为找到桩点探明管线前进的方向;有这样一些管道工人,他们在连绵丘陵中穿梭,用百米绳扯出或宽或窄的作业带;有这样一支测量放线小队,他们在密林水田中前行,用脚去丈量着212公里的线路。他们就是管道四公司一群可爱又无畏的青年人,把青春的血汗洒在西二线苍梧-贺州支线的每一寸土地上。
6月15日,惊闻测量放线小队在山林中遭遇马蜂的袭击。在苍梧县人民医院的急诊室里,我看到了久违的同事。他们或躺或趴或坐在病床,黝黑的脸上堆满了疲惫与疼痛交织的表情。在外数周的放线工作,让新发的工作服变的灰暗,工作鞋早已被烂泥包裹的失去原本的模样,道道划痕在他们的手臂上留下深深的印迹,裤腿早已磨破了边缘。受伤最严重的是叫李伟的小伙子,他精瘦的手臂和腰间都留下马蜂攻击的痕迹,“火辣辣”的疼让他的左臂无法动弹,豆大的汗水浸湿了床单。小队长张亮一边输着液,一边照顾着李伟吃饭。自以为强壮的他,却在第二天发起了高烧,马蜂的余毒让人后怕。
西二线苍梧-贺州支线全长212公里,沿线多半为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具有盆地大小相杂,丘陵错综,连片集中的特点,其中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虽海拔不高,但险峻异常。山中树木高耸,枝繁叶茂。茫茫林海中GPS都无法准备定位,测量放线小队时常因迷路失去前进的方向,走了不少冤枉路。广西有名的喀斯特地形虽然俊美,但也给小队带来不少的麻烦,有时水平距离才1公里的线路,小队成员却要爬山十几公里才能找到下一个桩点。有时在山上渴了饿了,偶尔的野果便成了救命草。休息中,大家常拿某个人贪吃未成熟的桔子,酸到牙疼作为笑话和谈资。而在我听来,却感到异常的心酸。时进雨季,测量放线的路更加难走了。
恶劣的环境造就了管道人坚韧无畏的性格。伤后两天,测量放线小队又重返线路,继续着翻山越岭的生活。有人心疼地说:“他们干的就不是人应该干的事!”而队长张亮却笑笑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作者:朱玉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