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黄勇
接人待物彬彬有礼,盛情好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千百年来,一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足以印证了这点。亲朋好友迎来送往,同学同事相互宴请乃人之常情,不必赘言。但是当今社会,这些看似情理之中的事情却被急剧发酵,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而这些掺杂了功利性的接待行为,不免让我们感觉到,原本出于人们内心深处最本质、最真挚的那份情理,在大打折扣,甚至再也难以感触到那份原始的感情色彩。
人在职场,工作中,纵向要与上级部门接触,横向要有相关部门沟通,适度地礼节性接待在所难免,如果这种接待仅仅是单纯的交往,当属正常情形,也绝对上升不到成为生产力的要求。
但是当今社会,行业间存在激烈竞争,部门间人事微妙复杂,而那些掌控生杀大权的达官显贵,手中紧握企业发展命脉的要害部门,其言行都能改变一个人的一身,一项政策或者决策能左右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就使得我们在处理与之的关系上变得谨小慎微。 既然被人左右,那么很多时候,即便你把工作做得再好,可是要公对公、硬碰硬地按章办事,或许一个小问题,也能让你煞费苦心,无济于事。而适当的公关,或许就能出现转机。自然,公关就不免要接待。接待就免不了吃喝宴请,投其所好,而且还要吃好、喝好、玩好、乐好,一条龙服务下来,彼此关系密切了不少,话也好说了,事也好办了,权势部门大笔一挥,成了。
如此说来,接待免不了成为利益部门权力寻租的开端。但是在物欲横流的今日,这却被人们看作司空见惯的事情。你要不按套路出牌,就要被潜规则。
我所在的铁路部门可以说是视安全为生命的企业。但是在接待之风盛行的当下,仍旧难以保留一份净土。有这样一例事情让我印象深刻。话说某个一线生产班组的某位职工,因为作业中没有严格执行作业标准,被安全监察部门抓了个现行。由于该职工担心一番通报、考核下来,不仅遭受巨大经济损失,名誉也将扫地,关键是他所在的单位安全成绩受到影响。于是,单位坐不住了,为了挽救安全问题造成的影响,这位职工所在的部门大打“接待牌”。
当安全邂逅“接待”,那么对于存在问题的单位和部门就能予以网开一面,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至不了了之。不仅如此,建立了这份“友情”,以后遇事,还能混个脸熟,一来二去,彼此还成为了“朋友”,有事好说。
诚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待好了,工作就好干了。不难发现,盛行的接待风,在每个企业都或多或少的真实存在。甚至将一句“接待就是生产力”毫不忌讳地公之于众,可见,如此歪风邪气是如此的猖獗,而这份所谓的“生产力”背后又将隐藏多少见不得人的勾当。 我们不得不承认,正常的接待,确实可以达到加强相互沟通、协调融合上下级关系的目的。但是过分的依赖“接待”来提升工作成效,甚至将“接待”作为一个单位、部门、企业的生产力的想法或者做法,是多么的荒谬。如此一来,被“接待”的部门和人员便找到了权力寻租的平台,这权力寻租的背后将滋生更大的腐败和不作为。长此以往,“接待”可以逐渐演变为行贿,甚至犯罪,直至走向一条不归路,这于人于己,或者对于企业本身和社会大环境都是相悖而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