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12|回复: 2

[话题探讨] 笑不起来的“幽默”

发表于 2012-6-28 21:01: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笑不起来的“幽默”

    “接待就是生产力”。

    说实话,看了甘肃省天水市接待办公室的这则雷人标语,感觉很幽默,但却又一点也笑不起来,心里反而感到五味杂陈。

    诚然,甘肃省天水市接待办公室的这则标语的确是实话实说,道出了当今官场的一个现实——怎样让上级领导满意,接待一环至关重要。上级领导一碰杯、一畅游、一秀色,地方发展的前途就大大的有了!

  可以讲,而今的“公务接待”包含了太多变味的潜规则,潜规则使“公务接待”变成“公务”含量不多的“伪公务接待”,变成一种党政机关上下交往和博弈的一种利益链条,变成了一种世俗化社会交往的一个“名利场”。在这个“名利场”里,各种腐败带着“公务”的面具狂舞乱嚎着。

  记得先前媒体披露过,湖北省委巡视组赴宜昌市秭归县巡视,13个人在20余天里“巡视”掉80多万元。如果不是意外“走光”,秭归县这份内部的经费明细表,公众绝难知晓。可以肯定的是,即便呈现在外界面前的“三公”账本,也一定是要么笼统模糊雾里看花,要么巧妙伪装移花接木。看来,秭归县的接待还真够“生产力”的,怪只怪媒体的多事与多嘴,破坏了秭归县好不容易创造的“生产力”。

  正常合理的公务接待本无可非议。但如果失去了制度的约束与限制,公务接待就会变味、走样,演变成公款大吃大喝,就会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群众的利益,侵蚀党的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滋生奢侈浪费歪风和腐败行为,破坏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要想公务接待与所谓“生产力”绝缘,关键在于怎样通过制度设定,完善有效监督,制约公权力的运行。“乱世用重典”,要为公款奢侈者量身定制“挥霍浪费罪”,因为严重超标进行公款吃喝,已涉嫌侵占公共财产。同时,要完善财政资金的监管法律制度,将公务接待费纳入财政预算管理,并且创造条件让公众监督,从重惩罚违反者,以便自资金源头上刹住侵吞公共资金的乱象。

  “接待就是生产力”,是一则中国特色的政治幽默,它“幽”不起的是备受诟病的“三公消费”,“幽”不起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幽”不起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这样的幽默,不会给百姓添乐,只会给群众添堵,给“生产力”蒙羞。这样的“生产力”要不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28 22:34:58 | 查看全部
“接待就是生产力”,是一则中国特色的政治幽默,它“幽”不起的是备受诟病的“三公消费”,“幽”不起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幽”不起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6-29 07:24:36 | 查看全部
引用第1楼wxpzp于2012-06-28 22:34发表的 :
“接待就是生产力”,是一则中国特色的政治幽默,它“幽”不起的是备受诟病的“三公消费”,“幽”不起的是纳税人的血汗钱,“幽”不起的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谢谢王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