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据报道,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学校是重灾区,然而地震来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那栋没有经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却连“教学楼墙外的大理石面,也没有一块掉下来”。全校2200多名学生,上百名老师,从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教室中,全部冲到操场,以班级为组织站好,用时1分36秒。当时,学校墙外的镇子上,房倒屋塌,求救声一片。但是一个镇里的农村初中,在大震之后,学生们连汗毛也没有伤一根。
这篇题为《一个灾区农村中学校长的避险意识》的文章,让我们牢牢记住了一个名字——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笔者认为,作为煤矿人,我们不仅要把叶志平校长这位英雄挂在嘴上、铭记心中,更应该向他学习和借鉴避险避灾的成功经验。
纵观整个事件,叶校长至少有三点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一是隐患整改不改不罢休。面对成本只有17万元且没有经过验收的实验教学楼,是叶志平督促一次又一次地整改、加固,是他到处化缘,把40万元用到了隐患整改这个刀刃上。二是紧急演练常抓不懈。为了不让一个孩子受到伤害,是他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紧急疏散演习,才得以让全校2千多师生在地震来时全部安全撤离。三是责任意识。无论是教学楼的隐患整改还是平时的紧急疏散演习,足以说明叶志平是一位责任意识极强、人本意识极高的校长,是责任心驱使他创造了一个“震不垮”的奇迹。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叶校长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这一基本安全理念。作为高危的煤矿行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应该向他学习,学习他不惜一切代价坚持隐患整改的踏实行动,学习他防范于未然的忧患意识,学习他“责任高于一切”思想境界。(向良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