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6|回复: 1

[话题探讨] 要打破“接待就是生产力”的神话

发表于 2012-6-29 23:20: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要打破“接待就是生产力”的神话
“接待就是生产力”的新闻甫一经媒体报道,就引起网友们的围观和热议。之所以引起热议,因为这句概括性的近乎名言的七个字反映了社会现实。曾几何时,政府机关三公消费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话题,吃喝风党和政府三令五申,可是屡禁不止,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吃喝风何以屡禁不止?笔者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对“粒粒皆辛苦”深有体会,对大吃大喝深恶痛绝,可是参加工作后发现,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到政府机关办事,不吃不送还真不好办事或者办不成事。例如,在单位提拔最快的不是干得最好的,反而是与领导混得最好的,与领导吃喝不论,肯定给领导许多好处,当然包括请领导吃与喝了。到政府机关办事,如果是熟人,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不厌其烦,甚至端茶送水,呵护有加;如果与工作人员不熟识,或者关系不好,就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三难问题。记得有一年到政府机关办理人事手续,科长说最近比较忙,等过一段时间再来;下一次去办事科长又在重复那句话。可是单位领导催得紧。于是我回来新我们科的领导出面。科领导说了一大堆好话,最后终于把事给办成了。晚上请客表达谢意,再以后去找事就顺畅多了。所以我每次外出办事,科里的领导反复交代,如果有必要请人家的客就要亲,以加深印象。没有无缘无故的大吃大喝,请上级官员吃喝肯定都有小算盘,第一个目的是,联络感情,为以后办事埋下伏笔,所以有一句民谣说,“领导干部不喝酒,一个朋友也没有;中层干部不喝酒,一点信息也没有”;第二个目的是,对被请者的感谢,事已办成略备薄酒聊表谢意,如果不感谢对方,简直就是过河拆桥,下一次等着瞧吧,肯定没有好的结果;第三个目的,有求于对方,如上级来单位检查、视察、调查等,希望对方高抬贵手,如果真的有做的不到的地方宽大处理等所以请吃请喝不仅对当政者本人有好处,使自己更加进步,也为当地带来一些利益,也就有了“接待就是生产力”的高度概括。
当然请人家吃喝一是要菜肴丰盛,一点也不能小气,否则是对上级领导的不敬,二是要让领导吃好喝好玩好,否则是不关心领导,于是住宿非五星级宾馆不住、喝酒非茅台不喝、非进口车不坐,“三公消费”年年攀高,有数据显示,在行政支出中我国“三公消费”每年高达9000亿元,占行政支出三分之一,我国公务和行政性开支占全国总支出的比例是美国的3倍、西欧的6倍、日本的19倍,把本应用于民生的财政资金用于三公消费上让人痛心,
“接待就是生产力”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浪费提供了借口,也成为大吃大喝的托辞,可是,“接待就是生产力”是对政府财政的浪费,更降低政府运行效率,成为滋生腐败的温床。所以,政府应主动打破“接待就是生产力”的神话。按照现代政治学理论,政府是人民为了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自由与幸福而通过宪法授权建立的。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决定了它必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如果用于履行某一方面的职能的公共财政多了,势必在其他方面的投入就会减少,如果用于民生上的公共财政减少,不仅让民众感到被剥夺感、压力感,而且导致社会贫富分化,甚至影响到社会公平公正。
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官员手中的权力得不到实际约束,使他们可以为所欲为,在内心里、在行为上丧失了道德标准并且逾越了法律规范。如何做到公共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离不开监督,真正建立起公共财政预算制度,使各级财政的收支完全置于权力机关、纪检监察机关、社会舆论以及民众监督之下,也即政府公布的财政预算是全面的、详细的,甚至花钱买针买细的线都写得清清楚楚,而且这种监督是直接的、经常的、全程的有力监督,官员们才不至于有接待上大手大脚孙子花爷爷的钱不心疼。反腐的成效首先取决于一种态度:诚意、决心,对大吃大喝“零容忍” 就不会有罔顾违法成本的效尤者。对大吃大喝“零容忍”缺的不是制度,而是决心和信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30 00:50:50 | 查看全部
要打破“接待就是生产力”的神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