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高温天气还需做好“降温”工作
重庆能源集团逢春煤矿 黄强
“七、八、九,老虎口里走”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说的是夏天是事故多发的季节,提醒大家要注意安全。有资料显示,全国的安全事故的多发期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一段是春节、元旦,这个时间段因为是新旧年的交替期间,人们的思想比较活跃、兴奋,工作的时候都在“抢”时间,因而容易产生麻痹心理,滋生安全隐患;另一个时间段就是每年的七、八、九这三个月,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一年中温度最高的季节,人容易产生烦燥和急燥的情绪,从而引发心理的不稳定因素,在人的环节上滋生安全隐患,加上电、油、气、危化品等行业在这个季节也是“发酵”期,安全事故更容易诱发。所以,高温天气做好“降温”工作迫在眉睫。
对于企业来说,要及时的贯彻执行今年5月16日,由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布的新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同时对照行业安全生产的特点,认真的落实其内容。成立防暑降温领导组织,不定时的组织相关人员对室(内)外作业场所进行检查,随时对作业场所的气温进行“检测”,发现气温超出35℃以上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科学组织生产,室外组织生产时要根据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天气热时尽量减少工作量,反之适当的进行增加;在室外作业场所上,想尽办法搭建遮挡阳光的凉棚,改善作业环境,让员工在工作时尽量不直接曝射在阳光下作业;在工作时间的安排上,尽量的调节时间,尽量的避开中午等一天中温度最高的时间高温作业;在保障和预防上,要在室外作业场所多点设置饮水点,保证员工能在最近的地点喝上干净卫生的水,同时对作业场所配备防暑降温的药品,每天给员工发放“霍香正气液”、“ 人丹”等防暑降温必需用品。在此之外,企业还要适时的组织员工学习夏天高温预防中暑等相关知识,让员工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其内容,做到在中暑前自己能有“预兆”,并根据科学知识展开预防。
对于班组员工来说,在夏季作业更应该按行业安全生产要求,认真的正确的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不能因为天气热、任务紧等因素,放松和忽视了劳动用品的正确佩戴。因为夏天天气较热,班组员工在心理上容易产生烦燥情绪,所以在作业时要打起精神认真工作,与班组员工在工作上有问题分歧时不要争吵;要注意休息,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作业时保持旺盛的精力,在生活上注意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在做好自身防暑降温的同时,不要忽视了工作也要“降温。”在仓库、储备库房等重要场所的检查上,注意检查灭器是否失效,检查消防水源是否还有水,检查通风口是否畅通等。
高温天气下,既要做好“人”的防暑降温工作,还要做好“物”的防暑降温工作,这个工作更需要企业和班组员工双方来共同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