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07|回复: 3

[员工游记] 我的婺源之旅

发表于 2012-7-4 18:30: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的婺源之旅

    一直记着这一句话:“到远方去,到远方去,熟悉的地方没有景色”,在历经了一年时间的蛰伏后,我终于还是按捺不住对远方风景的渴望,决定在“最美人间四月天”里,进行一次远行的洗礼!对于远行的目标,我没有太多的犹豫,最美的季节那当然要看最美的乡村---江西婺源,当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完美的交汇融合在一起的时,才会给我带来最佳的旅途感受。带着莫名的期待与渴望,我开始了这段美丽而难忘的婺源之旅。
    早就听说到古徽州“一府六县”之一的婺源,不能不去彩虹桥,不能不去看“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美景。怀着儿时对绚丽彩虹的美好回忆,我们一边沿着蜿蜒曲折的林荫小道欣赏沿途的田园风光,一边听导游讲解关于彩虹桥的历史传说。当听导游说道路的尽头就是彩虹桥了,我的心情不由急切起来,连走带跑地向前走没多久,一座颜色暗红,造型古朴典雅的木廊桥就呈现在眼前。踏上这座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古桥,看着桥上那一根根桥梁桥柱任凭岁月的风吹雨打,依然红亮明艳,依旧结实牢固,不由让人感慨不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人的一生显得多么短暂,能够在岁月交替中遗留下来的,大概就只有以这彩虹桥为代表的历史和文化了。
    站在桥上往下看去,蓝天、白云、青山、绿树、黑石、碧草的倒影在清澈的水中静静流淌,而一条长长的红练又将它们穿成一串珠宝,使它和两岸的景色浑然一体。微风拂过,那如诗胜画的美景轻轻晃动起来,摇曳出长长的波纹……这一切让人迷恋沉醉,让人忘记了所有的烦恼。
    随着汽车的开动,我来到了第二站是李坑。这是一个以李姓聚居为主的古村落,自古文风鼎盛、人才辈出。由于姓氏的缘故,我对李坑有种莫名的亲近感。一进村口,就看见溪流两旁横生着几株虬枝龙爪,荫翳蔽日的古樟树,给人一种安静、祥和的感觉。走在溪流两边的青石板路上,明清时代的徽派建筑随处可见,只是由于年代已远的缘故,白色墙面颜色有些斑驳,灰色门檐略显破旧,门楼下的红灯笼不再鲜艳,只有高高翘起的檐角依旧直指苍穹,似乎在诉说着房子昔日的繁华与显赫……我眼前似乎也展开了这样一幅历史画卷:夜幕降临,青黛色的远山也渐渐变得模糊,小巷里的灯笼一盏盏次第亮起,红色的光晕在妆点着漆黑的夜空,照亮了夜归人回家的路的同时,也犹如一双双温柔的眼睛,温暖了两地亲人间那寂寞清冷的梦。
    在流连于李坑悠久历史和人文文化的同时,我也被连接溪流两岸民居的数十座造型独特、朴拙简洁的石桥、木桥、砖溪桥所吸引,特别是不少游人站在桥头拍影留念,玩水嬉戏,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精美工笔画。让我不由想起一首诗来:你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中午,吃着当地有名的清蒸荷包红鲤鱼,品着村民自酿的梅酒,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让我恍然间有种生在世外桃源的感觉。吃完饭,我就来到有着“伟人故里”之称的江湾。江湾景区虽说建成的时间不长,但也有着许多文化古迹,特别是最富盛名的“萧江大宗祠”,更是江南最大的宗祠。一踏进去,我立即就被宗祠里精美木雕所吸引,只见在台阶、护栏、门窗、屋檐上雕刻着凤凰、大象、人物、花草、厅台、树木等数十种图案,每个木雕图案的线条都显得细腻柔和、丝毫毕现,气质神韵也都栩栩如生,呼之欲出,让人不得不佩服工匠们心思之精细,手技之精湛。
    从尽显王室气派的萧江大宗祠出来,没走多远就是一个气势雄伟的戏台,看着戏台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的样子,不难想象出演出唱戏时锣鼓喧天,人头攒动的热闹场景。戏台两边挂着一幅对联: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细细思量觉得有几分哲理,颇有种把世间百态看远看透,荣辱不惊的味道。
     离开江湾,我来到此行最后一站---晓起。到了晓起村口,一抬眼就看见一条小河犹如一条银带绕村而过,河道旁有两三个村妇正在清澈的河水里漂洗衣物,而她们口里不时蹦出的银铃般的笑声,搅碎了水中马头墙的倒影……那一幢幢斑驳不一的明清古建依水而立,一条青石板路曲曲折折,沿着街道巷铺延伸开去,这让我不由想起古人用来形容晓起美景的诗句来: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漫步在这千年古村落里,逛着摆满当地香菇、木耳、樟木、砚台、茶叶等特产的小店,听着当地的小商小贩讲述着当地的风土人情,讲述着古村寨源远流长的历史,讲述着古代的布衣徽商是如何以信为本、以商行市、以业报国的故事……我仔细聆听着、寻找着,生怕错过了那一个个深藏在这些白墙黛瓦里的动人故事。
   一天走马观花的婺源之程自然是十分短暂而又仓促的,让我感到意犹未尽,套用一句汤显祖的话来形容此时自己的心情: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婺源……当车轮离婺源越来越远的时候,我心里不由有这样一个疑问:人们对于婺源之迷恋,到底由于其宁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还是这厚重沧桑的徽文化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9:34:26 | 查看全部
学习俊红老师的文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19:44:22 | 查看全部
好美的文字,拜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2 20:21:3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