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魏芳菊
每天做饭、洗衣、换药、按摩、端屎端尿……她是一个尽职尽责的护工,13年如一日地悉心护理一位与自己非亲非故的瘫痪矿工;她是一个善良的女人,让瘫痪矿工有了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她,就是打通一矿家属刘应碧。
下岗后当护工
刘应碧的丈夫周万祥是打通一矿机电队的职工,1995年刘应碧下岗后,家里全部的经济来源就只有丈夫每月300多元的工资。1999年,为了补贴家用,刘应碧报名当了在该矿井下受伤瘫痪的王朝银的护工。
王朝银当年47岁,是在井下一次顶板事故中脊椎受伤的,导致双下肢瘫痪。受伤后,妻子与他离婚,儿子又在外地工作,王朝银成了一个人无依无靠的人。
做饭、洗衣、打扫房间这些活对于能干贤惠的刘应碧来说不在话下,可每天要给老王换药、擦洗身子,就像面对一个没有隐私的婴儿,这对于当时39岁的刘应碧来说是个不小的心理障碍。瘫痪病人由于长期卧床,皮肤容易溃烂,刘应连看都不敢看。为护理好老王,她把自己当成护士,认真向护士学习护理知识,并说服了丈夫周万祥当自己的助手。
在爱心和善良的驱使下,刘应碧开始了她漫长的护理工日子。
悉心照料两个家
“老王家里随时都是干干净净的,根本不像是一个瘫痪病人的家。”谈起刘应碧的勤快,邻居都会竖起大拇指。
刘应碧的家离老王家不远,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匆匆赶到老王家,照顾老王的日常起居、一日三餐、收拾屋子,爱干净的她每次都用手洗衣物,每天变着花样给老王弄吃的。只要天气好,刘应碧和老公就会用轮椅推着老王到矿区四处逛逛,晒晒太阳。每晚等到老王睡去,常常已是深夜,刘应碧这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里,开始做自家的家务,还要把第二天丈夫的饭弄好,让丈夫下班后自己热着吃。
多年来,老王的日常消毒、换药都是刘应碧一手完成,一有空还给老王按摩。“她帮我们减轻了工作负担。”医院的护士很佩服也很感激刘应碧。
都说病人脾气大,一个瘫痪病人发脾气就更是家常便饭。刘应碧没少挨骂,可看到老王生不如死的痛苦状,她只能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默默地忍受着一切。
让病人重树信心
“没有她,我早就不在了。”13年的坚持,刘应碧用爱心点燃老王生的希望,也成了老王最亲的依靠。
2007年的一天夜里,刘应碧回家取东西返回老王家时,发现门被反锁,敲门许久也没应答。她感到情况不妙,赶紧爬到窗台向里望,发现老王躺在地上已昏迷不醒,满地是血。她立即叫来邻居破门而入,及时把老王送到医院,终于把老王从死亡线上夺了回来。
原来是老王担心刘应碧领退休金后就不照顾他了,因此割腕自杀。善良的刘应碧在王朝银醒来后第一句话就对老王承诺要一辈子照顾老王。出事后那段时间,刘应碧每天24小时守在老王身边,不仅是老王的护理员,更是老王的心理辅导员,鼓励老王勇敢面对生活。从此,刘应碧更是细心护理着老王。
在刘应碧的努力下,老王开始积极面对生活、配合医生治疗,每天有说有笑,性格也变更开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