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76|回复: 0

苦辣酸涩成追忆

发表于 2012-7-5 21:22:3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刘俊祥

    1985年,我们一家人随着父亲来到了矿区,全家四口人挤在一间12平方米低矮的瓦片屋里。屋子里就二张床、一个衣柜、一张书桌,别无它物。小屋子夏天炎热的时候,房内就象是个蒸笼,可要到了冬天,房内又成了冰窖,盖两床被子还嫌冷。
    据父亲讲,我们家最初在矿上分到一间瓦房,现在很多人可能都不以为然,可在当时,这种待遇不是很多人能享受到的,那是我父亲工龄长和工作中取得的很多荣誉换来的。
    为解决没有厨房的问题,父亲从料场捡回来一些边角木料,盖了一间小偏房,当作厨房。那时,小偏房连个门都没有,是父亲从井下捡了一块风筒布做了一个挂帘门。
    每到下大雨的日子,我们家就要遭殃了。屋顶到处都漏雨,家里的锅碗瓢盆全都得用上,晚上“滴滴嗒嗒”的雨声常令我们全家辗转难眠,第二天,全家人精神恍惚。那时,为了防止房屋漏雨,周围的居民们使出了十八般武器,有的人捡来丢弃的风筒布铺到屋顶,有的人不知从哪里找来大块广告布贴在房顶,有的人甚至将一块块塑料布临时拼凑在一起抵挡大雨,我家也不例外,屋顶上到处都是铺的破烂,现在老父亲想起来都觉得心酸。
    我们住的小胡同地势低洼,一到下雨,胡同就成了一条小河,这条特殊的小河即使下雨过后很长时间里仍不会干,人走在胡同里,如行在小河里,大人总是抱怨,我们一帮孩子总是窃喜,因为可以脱光脚趟水,这样的乐趣不是任何时候都能享受到的,否则没有理由去趟水,但趟水的结果总是换来父母的一顿狠揍。
    我们住房周围,只有50米处的招待所一处有自来水和公开厕所,每天无论刮风下雨,我们都要去提水,家里都备有二个大塑料桶。而上厕所也成了每天的一件难事,人多,上厕所也要排队。
    父亲虽然离上班的地方不远,但是我们住的周围全是泥土路面,要是碰上了下雨天,鞋和裤子就全是泥,等到了上班的地方,一双鞋早就成了泥鞋。那时父亲每月只有32元的收入,我们很少买过新鞋,一般都穿母亲给我们做的布鞋。一次语文考试,我考了班上第一名,父亲特意给我买了一双新鞋,说好让我六一儿童节穿。可是有一天,我为了向小朋友们炫耀,穿上新鞋给他们展示,谁知刚出门就滑到水坑里,看着新鞋变得面目全非。那一次,我哭得很伤心。
    如今,矿区的变化日新月异,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以往随处可见的泥巴路已被平坦的水泥路面所代替。而父母、我和兄弟,每人都拥有了一套二室一厅的房子,家里的配套设置一应俱全。矿上也在居民楼周围种上了花草,安上了健身器材,而我也有了孩子,看着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在居民楼的花园里玩耍,我心里感叹万千,她们真是太幸运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