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98|回复: 1

公路短命,“天灾”还是“人祸”?

发表于 2012-7-6 11:15: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颜 牛

    据媒体报道,云南元阳至绿春的二级公路绿春段近日发生坍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2人受伤,1人失踪,而这条路刚试通车不到2个月。

    对于这起坍塌事故,当地解释是由于近期“雨太大”所致。不过这种解释遭致一些网友的质疑。网友的质疑不是没有道理:大雨并非只集中降落在一时一处,而新建一条公路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直至验收通车,有关部门理应针对道路沿线地理环境等进行基本评估,以保证行车安全和公路使用寿命,怎么可能因为一场雨,就导致新建的公路坍塌呢?“雨太大”或确是实情,但显然不是公路“短命”的全部原因。

    出现问题,习惯性将责任推给“老天爷”,对此我们并不陌生。2011年7月云南新平县一条公路试通车第二天就发生坍塌,8月昌宁县一条二级公路完工才一个月就到处塌方。当时有关方面的解释也是雨大。事实怎样呢?经相关调查,新平县这条“短命公路”存在未批先建、赶工期、未验收先通车等诸多问题,公路本身存在诸多安全隐患;昌宁县的“短命公路”更是潜藏腐败大案,工程质量毫无保证。

    争做“百年工程”是在建设施工工地最常见的口号,但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新建公路却连百天都没熬过,引发人员伤亡,代价实在过于惨重。对此,相关部门切莫一味怨天,而应认真查查:在“天灾”的背后,究竟有没有“人祸”的因素?(作者系新华社记者)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6 13:51:15 | 查看全部
争做“百年工程”是在建设施工工地最常见的口号,但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新建公路却连百天都没熬过,引发人员伤亡,代价实在过于惨重。对此,相关部门切莫一味怨天,而应认真查查:在“天灾”的背后,究竟有没有“人祸”的因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