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梯车北京方向,下根吊弦。”
“明白,梯车北京方向下根吊弦。”
梯车在石武高铁铁路线上由南向北,沿着蜿蜒的“长龙”平稳的前行着。烈日当头,空旷的铁路线上热气腾腾,人就像是在笼屉里快要被蒸熟了。透过刺眼的光线,远远的看见几名黝黑的汉子,身穿深色工作服,头戴安全帽,面临高空、高压、高速的工作环境,在6米的高空中“舞动”着。有人称他们是“蜘蛛侠”,也有人称他们是空中养路人,他们就是接触网工。
梯车渐渐近了,梯车上的面容也渐渐清晰可见,站在梯车上呼唤应答的人就是郑州供电段郑州东供电车间的接触网工叶志罡。
在阳光的照射下,他那油黑的脸上一抹红晕,豆大的汗珠勾勒出整个脸颊,汗水浸透了衣背。自高铁平推验收以来,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他与工友们,每天在炎炎烈日下,平推验收10几公里,在6米高的梯车上一站就是12个小时,1天紧固螺栓10000多个,他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脸黑眼红”。对于他们来说,每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1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总是抢时间把饭菜吃完,找一阴凉处眯一会,他们心中都有一个愿望保证接触网设备安全稳定。
当问及他为什么当初要主动申请调入高铁车间时,他一抹汗水,侃侃而谈:“我是有“私心”的,我希望高铁开通后带着孩子坐一坐,我可以很骄傲地告诉他,在这高速时代的列车安全平稳的运行背后,有他父亲的一分耕耘。”
在今年2月28日,在石武高铁平推验收时,他发现石武线126#-132#桥墩处电缆有严重损伤,他立即向车间汇报,积极与施工方联系沟通,及时更换新的电缆,防止了一起严重事故。3月初,他接到要在3天内完成测量许昌至郑州130公里高铁线路接触网补偿装置AB值任务,在连续工作了20天没休息的情况下,他二话没说,协同许昌供电车间李宁骑着自行车,带着10多斤的激光测量仪、图纸、卷尺等工具,每天6点钟起床,在线路上测量。由于高铁线路偏远,离乡镇有1至2个小时的车程,因此他们每天带着午餐前往高铁线路开始一天的工作,由于天气寒冷,他们每天中午吃的是冰冷的食物,喝的是冰水,直至日落西山他们才从线路上下来,骑车寻找住宿的地方。历经三天他们共测量400余处,全程测量蹲下起立10000余次。
“叶师傅的业务技术绝对没话说,由于高铁接触网作业多为夜间,为了在昏暗的灯光下继续作业,他带领我们练就了蒙眼组装腕臂的技能,这也成为我们车间的一大亮点。”车间轻工徐琰鹏兴奋地说道。
正是凭着他刚毅的性格,严谨的态度,在2000年、2002年、2004年获得段“安全标兵”称号,2006年获段技能大赛第三名,2008年获局技能大赛第九名。用他那辛劳的汗水,不断地在那六米的高空中舞动奇迹。
(许慧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