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1|回复: 2

[话题探讨] 放下负性情绪  向快乐出发

发表于 2012-7-13 00:35: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客观地说“情绪假”的推出就是一种人文关怀,人文化管理,是情绪管理的一种有益的尝试,它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公司和个人都是十分有利、有益的,是必须得到肯定的好做法。但“情绪假”会一放就灵吗?一放了之就能解决根本问题吗?未必。有个本地人,因情绪不好,单位同情他的遭遇,就允许其休息,结果这人休息后,不主动走出心理误区,反而独自在家钻了牛角尖,结果郁郁成疾,最后家中自杀。因此,对于轻微的通过改变环境就能改善情绪的,可以放假让其心灵自由飞翔,忘记烦恼和忧愁,换来正常健康的情绪。对于那些太内向、有抑郁历史的,应该让他快乐地融入在大集体中,通过和谐气氛,可能很快就能释怀。
        人是有情感和思想的高级动物,造成情绪动荡的因素多种多样。积极乐观向上的情绪,能激发我们的斗志,是一种正能量的反馈,必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故有煽情慷慨激昂的演讲能鼓舞人心。这种正情绪,正能量是我们必须大力开发的。同时对于负情绪的负能量,千万不可小觑。  现在“情绪假”所言的“情绪”指的就是负性情绪,他是需要情绪发作者本人、家庭、单位、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问题。首先应该是情绪发作者本人,要搞好情绪管理,提高情商指数,做情绪的主人。从健康角度来说,不要超过5分钟,否则,产生的内毒素,可以毒死一只小白鼠。这是对自身最直接的影响。另外情绪如果不加控制的话,既可以传染也可以传递叠加,以致情绪互动无法控制。如果自己是情绪易激惹者,危害就更大了。可能造成激情犯罪,当然更蕴藏着巨大的安全隐患,就像这次河南省推出的对公交车司机实行情绪假的方法,就说明了负性情绪的负能量的巨大。因此,从我们个人来说,对情绪一定要善于把握,努力修炼,掌控好自己的情绪,善于化解或者消灭不健康的情绪,提高自己的情商。在一个社会中,智商只占成功因素的20%,80%的控制因素在于情商的高低。单为成功计,也得提高自己的情商。如果实在控制不了的话,也会拖延发作的时间,好多次的恶性情绪,会在数过10以后,减轻危害的。 第二家庭是温馨港湾,好多在外面的情绪或者家中引起的一些负性情绪,通过家的亲情和温馨,应该可以得到最大程度的化解。用好家的这个情绪缓冲区,处理好各类情绪问题,对家庭和谐和稳定都益处多多。 第三单位有义务从员工进单位起,对员工的情绪进行观察,建立预防负性情绪的预案,消灭在萌芽状态。不仅把关不让情绪带到单位来,在工作中,还要讲究领导和管理艺术,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摩擦,不要暴风骤雨、粗暴的方法,避免情绪极度恶化。在我们驾校,好多教练和司机开车是一种常态,除了必须要打的电话外,一般不打。尤其是坏消息,一般放在下班的时候来处理,决不允许在开车和教学中,对员工大吼大叫,或者严厉批评。为的就是给司机创造良好的心灵环境,不让坏情绪,影响工作,影响安全。这是一条铁的纪律。其实在别的方面也是这样,有问题要解决问题,而不是被情绪左右,或制造情绪的麻烦。应该从根本上实现阳光心态,快乐工作。让每位员工能高高兴兴上班来,欢欢喜喜回家去。第四社会也要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救助机构,为人民提供社会适应健康方面的援助,建立社会的灭火器、减压阀、稳定器。
         总之, 对待情绪,首先应该有正确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情绪的能量,实行预防为主的办法,不能坐等负性情绪的产生、发展、发作,杜绝恶性负情绪的产生。第二化解负性情绪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科学灭火,放情绪假、离开引发负性情绪的场所等都是不错的选择。第三将负性情绪控制在尽可能最小的范围、最轻的程度内,哪里起就在哪里落,不要让情绪太情绪化,四处蔓延,伤及无辜者。
        情绪管理涉及人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等各个方面,也事关个人、家庭、单位、社会各方面的健康和安全问题,是大家共同的课题,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通过社会各个层面的努力,将人的负性情绪及时化解。情绪说到底是一种心理问题,应该用心解决,通过关心、热心、真心、善心,一句话,心病还得医心,从根上解决情绪心病问题。要注重心理宣泄的释放、心灵的自由飞翔、心理医生的科学引导,从治本上努力,为员工营造良好的情绪环境。无论是否放情绪假,都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放下那些负性情绪,轻装上阵,向快乐出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08:49:4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3 08:51:22 | 查看全部
无论是否放情绪假,都应该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心理平衡,放下那些负性情绪,轻装上阵,向快乐出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