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407|回复: 0

(食品)“地沟油”何以在荷兰可以派上用场

发表于 2012-7-13 16:47: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7月中旬,2000吨产自上海的地沟油将被荷兰航空加工成航空生物煤油,供飞机使用。2011年11月,荷兰航空到中国采购地沟油样品回去加工后试飞,测试结果非常满意……
  当多少中国人对频频上餐桌的地沟油痛恨不止时,荷兰却将之当成宝贝。尽管这种油“上天”成本较高,但由于能减少碳的排放,因此地沟油稀缺的荷兰不远万里到中国购买地沟油,成就其独特的低碳、环保飞行。荷兰为环保做出的付出,不能不让我们反思。
  荷兰从中国大规模购买地沟油用于“上天”,而我们依然不能遏止地沟油“上桌”,反衬出无数公众对科学使用地沟油的期待。据了解,转化技术方面的障碍在中国并不是很大,相关专家也早就提出将中国地沟油加工成航空用油的建议,而且,可以用来加工成生物柴油的地沟油在中国有更大的需求量: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柴油使用量达1.3亿吨,即使生物柴油能占到总使用量的1%,也将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除了转化成本较高以及生物柴油标准迟迟没有出台外,中国的生物柴油遭遇的是“原料不足”的最大瓶颈。在很多城市,无本万利的收油“游击队”远远可以打败正规的收油企业(收废弃油的价格过低)。而其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正是监管乏力:在废弃油掏捞、粗炼、倒卖、深加工、批发、零售等几乎各个环节,都有监管的盲点存在,至今还一直缺少执法部门的明确责任的监督。
  在国外,对废弃油的监管极其严格、细致、正规: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当作燃料用;美国政府规定,餐馆乱用乱卖地沟油就要被关门;英国专门设立有废油垃圾桶用于统一回收,然后制成生物柴油,餐馆乱倒泔水将被重罚;在德国,每一桶泔水都有张随时可供检查的“身份证”;在新西兰,餐馆及家庭厨房都安装有食物垃圾处理机以及油脂分离装置,由政府指定的公司负责上门收集分离出的废油脂……显然,在对废弃油的监管上,这些国家均耗费了较大的财力、人力、物力,目的正是为了保障公众不食用地沟油,减少污染和浪费。
  笔者以为,我国地沟油现象顽固,既是法律法规问题,更是“执政为民”能否切实践行、百姓健康权是否得到足够重视、政府的决心和信心有多大的问题。荷兰为了环保不惜付出高成本到中国购买地沟油,那么,我们为了公众的健康和幸福,是否也愿意付出较高的成本来解决这一顽疾?

来源:经济参考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