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9|回复: 1

[职工来信] “文化管人”是班组管理最新模式

发表于 2012-7-13 22:46: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化管人”是班组管理最新模式
班组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文化管人”,有人常说:“有知识却没文化”。稍微观察自己工作的环境,就不难发现:一些班组员工的学历提高了,知识结构提升了,可未必就是有文化了
当金融危机袭来,当优胜劣汰的生物法则在企业间上演,我们蓦然发现,那些已经倒下去的企业不是败给了对手,而是输给了自己,输给了己不如人的企业文化!应该说,不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不同的企业命运,从开始建设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决定了输赢!

未来的班组管理是用“文化管人。目前,这个理念已被大多数企业所接受,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也成了大多数企业的致力追求。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却有许多不规范、不到位、照猫画虎、生搬硬套等现象,尤其是能够把管理重心真正落到班组文化建设上的企业目前并不多。我们的大多数职工感受,创建企业文化,应该从创建班组文化做起,而班组文化,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班组化,是班组结合自身实际,将本企业精神观念灌输到职工的意识中,进而外化到职工自觉、习惯的行为以及班组各项工作、相关设施和工作环境中的过程。班组文化建设作为整个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以整个企业的文化建设为基础,在不违背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充分张扬自己的色彩与个性、进而深化整个企业的文化建设。

    如果说企业文化是让职工知道做什么,那么,班组文化就应该是让职工知道如何做。细看班组文化,我们发现其内里包括观念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综合看上去,是打造班组执行文化。在班组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充实思想教育、制度规范、行为引导、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等内容,并采用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改造职工观念,塑造职工行为,由强制变成自觉。班组文化建设需要结合国家政策、企业文化和班组实际,归纳提炼、上升为班组共同的意识和行为准则。

    班组文化彰显的是自身特性,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而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在企业总体文化引领下突出自身特色,旗帜鲜明地告诉班组职工企业推崇什么,鼓励什么,反对什么。提炼的班组文化理念不能是大而化之的,必须结合班组自身的工作特点,充分反映班组的工作职责,与班组的发展目标及员工的岗位愿景相结合,坚决杜绝不切实际的喊口号、唱高调及打着文化建设旗帜的形式主义作风,锤炼出独具个性特色的班组名片。

    班组文化是班组展现的第二道生命线,是班组的“眼睛”。没有文化的班组显得就没有精气神和活力,使班组变得孤陋寡闻,死气沉沉,班组文化可以反映班组的文化内涵、活力与竞争实力,从中也觉察到班组员工队伍的精神面貌和素养。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知识和文化区别开来。于是,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有知识没文化”。稍微观察自己工作的环境,就不难发现:一些班组成员的学历提高了,知识结构提升了,可未必就是有文化了。如何创建班组文化,这已成为当今班组管理者深入研究的课题,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备加关注和追求的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我们高兴地看到,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班组文化,加强班组文化,班组文化建设在推进企业发展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的班组文化建设发展还很不平衡,层次参差,在建设水平上显示出较大差距。面对日益国际化的生产和市场竞争,传统的班组文化建设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我们重新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真正把班组文化打造成企业活力之源、动力之源、发展之源!

工作单位:大同煤矿集团大同地煤青磁窑煤矿财务部 王瑞平

2012年7月13日

通讯地址:大同煤矿集团大同地煤青磁窑煤矿财务部 王瑞平

联系电话:13934743136

邮编:0370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4 07:43:56 | 查看全部
文章不错,帮您移到这里,欢迎常来稿交流!

另,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个人信息放到注册资料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