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2|回复: 2

谁买走了“白菜价”公车?

发表于 2012-7-15 17:36: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河南中牟县为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公开拍卖43辆超编公车,成交总金额39.11万元,实现国资增值53.2%。据悉,拍卖当天,竞买过程全程录像并拍照,县纪委、县国资局全程监督,确保整个拍卖过程的阳光透明。(7月13日《郑州日报》)

    拍卖超编公车,既可以避免公共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又可以减少公车支出成本,更可以遏制公车私用等违规现象的发生,应该说是一项多方共赢的善举。然而,如果是拍卖超编公车的善意,演变成了贱卖公车,变相私分公共财产的恶行,其积极意义就值得怀疑了。这次拍卖超编公车,43辆车仅卖出39.11万元,平均一辆不到1万元,公车如此“低贱”,实在是对当地美好初衷的一种讽刺。然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公车被贱卖了,居然成就了当地“实现国资增值53.2%”的政绩。人们不禁要问:他们拍卖的是超编公车,还是“破铜烂铁”?对此,当地政府回应称:“此次拍卖公车多为桑塔纳、面包车等老车型,车龄均达10年左右,车况较差,所以拍卖金额较少”。既然车况差,直接报废得了,当地政府岂能为了区区几十万元,让车况差的车辆继续上路,去制造交通安全隐患?

    可见,不是“车况差”,而是拍卖程序差。比如,仅四十几人参加了43辆公车的拍卖会,几乎一人“分”得一辆,大家各取所需,互不干涉,这还称得上是“竞买”吗?既然当地称“县纪委、县国资局全程监督,确保整个拍卖过程的阳光透明”,那么,当地有关部门不妨再“阳光透明”一次,公开一下这40多名竞买者的相关信息,看他们究竟是什么身份,出于何种目的,居然对政府拍卖的这批“破铜烂铁”志在必得。(汪昌莲)
来源:新华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5 22:07:10 | 查看全部
反正不是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17:45:58 | 查看全部
中企互动平台白金会员正在火热报名中http://bbs.bztdxxl.com/read-htm-tid-65635.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