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21|回复: 9

中国高度,不能忘了背后默默付出的那群人

发表于 2012-7-16 07:48: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国高度,不能忘了背后默默付出的那群人
川煤集团广能公司李子垭南煤矿  李晓波
  
    从去年发射“天宫一号”到“神八”,再到发射“神九”,中国的太空探索稳步前进。我们记住了“中国创造”的 “中国高度”,记住了景海鹏、刘洋、刘旺自信的笑脸。我们更记住了他们背后那个庞大团队默默无闻的付出。
    无论激情燃烧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二班;还是用多功能数字基带设备在天地之间连接了一座来往畅通的信息宏桥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九院七〇四所航天测控通信系统多功能数字基带设备研发班组;抑或是承担了神舟九号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的总体技术方案设计、地面验证、靶场测试以及飞行控制等任务的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502所三室飞船研制工程组和我们早已神交已久的余梦伦班组、唐建平、王连友班组,都用他们鲜活的班组文化、明确的班组定位、灵活的班组管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企业班组树立了学习的楷模。正是他们默默无闻的付出,铸成了今天全球瞩目的中国高度。
    但凡一项开天辟地的创举,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最开始的研究并不是一帆风顺,有失望、失落和泪水,但没有绝望。我们看到先后为我国“神舟”系列飞船、舱外航天服、“天宫一号”等航天项目提供了上万件的高品质产品,保证了历次飞行试验圆满成功的空间密封材料研制班组也在此次神九任务前夕,出现某舱门密封件试验过程出现性能超差的纰漏。问题一出现班组内立即组织成员进行分析讨论,技术人员星夜赶到试验现场,同设计人员一起查找原因、商讨措施,排除了一切可能存在的隐患,我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反应迅速,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作风;我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正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切以载人为准,一切以成功为准”的质量意识和果断精神。
    但凡一项开天辟地的创举,从来都要承担偌大的风险。交会对接任务的关键技术对接机构研制全世界只有美国和俄罗斯完全掌握这项技术,俄罗斯极力怂恿我们购买他们的技术,仅对接机构技术的设计专利费就要1亿美元。对接机构研制工作到底有多难?答案不知道,因为研制初期国际技术封锁,国内没有任何可供参考的图书资料、实物样品,一切都是未知数。但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第805研究所对接机构系统班组迎难而上,立足自我研发和技术创新,通过深入研究、技术攻关,突破了空间环境条件下对接机构的设计技术。我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困难面前不畏难、有担当的挑战精神;我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迎难而上重创新、求突破的进取精神。
    但凡一项开天辟地的创举,从来都承载着奉献和牺牲。针对任务执行中抛伞舱盖非电传爆系统装配工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川南机械厂总装车间二班组员刘波、梁莹等操作者为了确保关键的灌胶工序灌胶前预加热至60多摄氏度后立即灌胶,在烘箱内外几十度的温差间来回穿梭,进箱、灌胶、出箱、换气,承受烘箱内外巨大的温差折磨,并保持每2个小时一次的频率。我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这份不畏难关,不怕牺牲的精神;我们学习就是要学习他们为了科技研发忽略自我,忘情奉献的人格魅力。
  这次我们全国班组集体讨论、热议、学习航天英雄背后的无名英雄和他们的英雄团队,希望通过我们学习,能让英雄团队的英雄事迹扎根于大江南北,通过我们全国班组的集体发力,助推中国高度节节攀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08:10:4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08:14:55 | 查看全部
大篇幅是对八个航天班组“科技创新”事迹的阐述,如果加入更多对“科学创新”的“学习”内容,也许会更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10:17:56 | 查看全部
内容主要写科技创新精神,觉得题不对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8:43:25 | 查看全部
谢谢三位老师,其实我写科技创新,核心还是学习八个班组一件班组中为中国航天事业默默奉献的那一群人,希望您们能理解。欢迎继续拍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21:11:04 | 查看全部
或是承担了神舟九号制

在烘箱内外几十的温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6 21:14:59 | 查看全部
全文看好。但是如果主持词,仅仅强调一个“科技创新”,是否能引领全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0:21:38 | 查看全部
建议晓波老师按大家的点评进一步修改,一定能成功的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7 09:16:52 | 查看全部
上面老师的意见很好,老师再想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1:16:01 | 查看全部
想了一想,做了一些改动,请各位老师斧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