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读书是福
古人云:“静读是福人自知,书福不享非君子”。养心莫如静心,静心莫如读书,读书是一种心境。
欲知天下事,需读古人书.书是这样好的一样东西,读书又是这样的一件兴味盎然的好事,读之无不摄人心魂,动人情志。虽不敢奢求“黄金屋,颜如玉”之瑰丽目标,但总想达“庄生晓梦迷蝴蝶”之物我两忘之境界,以致于在眼镜度数不断加深情况下,依然抵御不了书的吸引力。
初读红楼梦,一番囫囵吞枣的阅读,心中茫然一片,根本没能领悟其中之精妙,也无法理解那些观点,虽然也有些许收获,但每次面对一些宏篇巨制,大家手笔,我都会感到自己的浅薄和无知,充实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继续坚持读书。
曾一度醉心于宋词,喜欢它语言的凝练,那种镜花水月.正所谓真字词骨,文多婉约,受其影响,便有了些“浅斟低唱”之产物,终日天昏昏地暗暗,无病还作呻吟状。一方文字,一幅画面,托得殷殷意,遥寄素寸心。其实,我是被宋词的韵律之美所打动,纯粹是把它们当作一种情调理解,想想实在是肤浅的很。
词的天地过于窄小,也过于暗淡,偶读到“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之类的豪放之词,便觉心头热血沸腾,满腔豪气顿生,恨不得投入金戈铁马之间,去拼杀疆场。但由于婉约风对我影响极大,致使我时时对人世的许多问题看法过于灰色和低调。
我喜欢各种体裁的书,爱读的书总是手不释卷,不爱读的书便置之不理,偶尔读些理论书籍,也是略得皮毛而已。只要读过,但凡没有白读,读书使我学会了思考,我时常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冷静地看这世上的众生百态,纷繁世象。
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像喧嚣闹市里的一片静谧的港湾,给人以恬静,书像炎炎夏季里的一丝清泉,给人以清爽,“借我一双慧眼吧”,书是浩渺大海中的一座灯塔,当我因事不如意时,我总想起了洪应明的《菜根谭》,当我痛苦地看到自已的渺小时,我又会拿出宗白华的《美学散步》,然后从中去领悟,体会。书人相伴,心性相融,馨香弥漫,那些富于理性,助人解惑的书,总能加深对人生的进一步理解,书是永恒的智者。
与书为伴,开卷有益。去书中,叹梁祝身化粉蝶,喜张崔有情人终成眷属,敬苏东坡把酒临风的洒脱,慕李清照扁叶泛舟的情趣,惜红楼园花开花落的酸楚,感陶夫子寄情山水田园的超然。墨香弥漫,思接千载,你思豪壮而有金戈铁马,你想柔情而有小桥流水。似高山流水彻于耳畔,如淡菊幽兰馨于鼻尖,红有樱桃,绿有芭蕉,仰落花有情,俯流水无意。
一灯,一书,一世界,容纳百川;一人,一桌,一杯茶,心弛神往。身处书城中,三更有梦书当枕,何乐而弗为?女人,想做一个书香女人,必须有丰富的内涵.如宋代大学者朱熹说:为学之道,其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于读书,书籍是全人类的营养品。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足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可谓一举三得.但我不喜欢去品读那些过于媚俗的悲凉,虽然无意去做一个精神贵族,但却不自觉地不喜欢那些小市民气息浓厚的情感小文,要摒弃媚俗之气,我时常这样告诫我自已,无论读书还是做人!
捧书细读,字斟句酌,心思澄明而淡然.书,让人由无知变为渊博;使躁动的心变得宁静下来,使枯寂的生活变得润泽起来。
当夜深人静,灯火阑珊之时,面对窗外的星光点点,手捧书卷,独撑台灯,轻轻在翻动着书页,心无旁骛,在茶香和书香的氤氲下,听樱花提议,和高山对话,随小河唱和,跟姹紫嫣红窃窃私语。遨游于书海之中,怡然如西湖卧游,静定如枯荷听雨,实为一天中最惬意的时刻。无需红袖添香,无需临窗听雨,有一好书,足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