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1096期文字稿:让班组员工成为创新的主力军
中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襄阳输油处魏岗输油站 曹吉祥
“更换一个组合控制开关就让搅拌器定时自动启停,我们值班工人再不用每隔一个小时到离值班室100多米的现场手动操作启停了,看来创新并不是那么深奥,我们生产工人只要用心动脑都能有所作为。”这是中石化集团管道储运公司襄阳输油处魏岗输油站电工班长李康日前对降凝剂釜配搅拌器启停实施自动化创新成功后的感悟。
魏岗输油站输油班负责河南油田来油储运任务,有储油罐、输油泵、加热炉、锅炉、釜配罐等重大输油设备14台(座),尽管近年来大部分输油设备都经过了更新改造,自动化启停程度都很高,但是部分输油设备在运行操作中的自动化还需要不断创新完善。原来,说起创新,生产岗位工人大都认为是技术管理人员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保证生产任务完成就行了。所以,生产岗位工人创新是雷声大雨点稀。随着航天人一次又一次把运载火箭送上天空,航天人自强不息、创新无止境的精神受到全国各行各业的学习推崇,更激励着石化管道人自主创新的热情。
2009年,面对魏荆输油管道(河南油田—荆门石化总厂)已连续运行31年已存在严重老化的严峻现实,襄阳输油处充分认识到创新才能生存,创新才能发展的内涵,输油处领导在定期向员工进行形势任务宣讲,把困难和压力传递给职工的同时,把技术管理创新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出台了员工技术管理创新奖励办法,而且评定创新成果不看过程看成效,就是看创新后给输油生产带来的安全效益和经济效益。此举激发了员工立足岗位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积极性。生产班组员工为了企业和自身的生存发展不等不靠,不再当创新的旁观者,而是把创新当成安全生产,企业科学发展的责任。其中魏岗输油站锅炉冷凝水创新回收利用,一年就可节约燃料费400多万元;储油罐液位检测一直靠生产岗位工人爬上18米高的罐顶用量油尺手工检测的传统做法,被该站仪表工孙中伟通过对储油罐安装液位检测系统创新,实现了在值班室电脑屏上自动显示储油罐液位的效果;降凝剂釜配系统的加料一直靠操作工人肩扛25公斤的袋子爬上3米高的平台进行加料的做法,输油班长刘占军通过设计安装加料泵用空压机空气自动吹料,达到了釜配系统加料生产操作的自动化。这些创新有的达到了降本的效果,有的大大减轻了生产岗位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企业生产自动化水平。
据统计,2009年至2011年,襄阳输油处共收获上百项技术管理创新成果,而80%的创新成果是来自生产一线班组员工完成的。其中《一种监测高温冷凝水中泄漏原油的监测仪》、《加热炉弹簧式防爆门》、《燃气加热炉炉内可燃气体监测报警装置》以及《一种消除浮顶油罐卡阻隐患的装置》四项成果于2011年10月获得了国家专利。这些创新成果实施后,解决了输油生产中的疑难问题,为安全输油生产提供了保障,收到了数千万元的节能降耗效益,为老管道焕发生机注入了活力,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