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下一页
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86|回复: 14

转变思维,畅通我们的自主创新之路

发表于 2012-7-23 15:42:0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神舟九号背后8个优秀班组的创新理念、创新成果在西二线苍梧-贺州支线CPP404机组中引发强烈反响。机组员工在惊叹航天班组创新成果的同时,反思似乎早已远去的“创新”之路该如何走下去。

        转变思维,畅通我们的自主创新之路
作者:朱玉琳
        2012年7月22日上午,笔者来到在大山深处施工的CPP404机组。由于山区施工难度大,机组的焊接进度始终无法达标。当笔者问及“创新”时,大家最多的表情就是撇撇嘴,摇摇头,一脸无奈的神情。“天天爬山干活都累死了,谁还有心思去想着创新?”焊接机组负责人艾东领说:“出来干活十几年了,总觉得没什么可创新的了,新鲜劲儿早过了。”
        在焊接机组一无所获,但在配合施工的土建机组中,笔者却发现设备加油方式从用油桶倒油换成用油泵输油的小创新。土建机组长刘旭说:“用油桶倒很容易洒油,目前柴油每升6.84元,4台挖掘机一天洒1升油,一年就浪费近2500元,而一组抽油设备才340元,这样的配置很划算,而且解决了洒油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土建机组的小创新省时、省力又省钱,刘旭的经济账给了艾东领当头一棒。
        午间休息时,大家一同聊起了航天班组的创新成果、焊接机组创新的窘境与土建机组的小改小造,话语间透露出焊接机组缺失创新的原因。一是缺失创新意识。野外施工很辛苦,加上难点段施工不顺利,大家心浮气躁,根本没有创新的想法。工期紧张时,不可能在施工现场拿进度换取新工法的试验,所以很多创新思想在萌芽中就被扼杀了。 二是缺失创新知识。面对难点段,除了按老套路施工外,大家有时挤破脑袋也想不出好办法,缺乏专业知识的弊端显露出来。“老员工是有经验没学历,新员工是有学历没经验,由于缺少与外界的学习与沟通,机组的综合素质很难提升,更别提创新了。”质检员党训军无奈地说。焊接机组员工工作相对单一,知识面较窄,创新层面也变得狭隘。自主创新被掐住了命脉,大家干着急却使不上劲。 三是缺失对小改小造的深化研究及奖励。其实在焊接机组中还是存在着诸如牵引型清管器、卡锁型封堵管帽等小的技术创新,很好地解决了施工难题。但同样因为劳动强度大,大家缺乏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对小创新进行深一层的研究与改造。公司虽然对创新成果有奖励政策,但“不够档次”的小改小造却无法获得认同,使机组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人人都懂得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但真正实行起来,却困难重重。通过反思,艾东领深刻意识到自身对创新的漠视,他说:“创新源自对困难的解决,这是一个根本的动力。但长期枯燥的野外施工经历,让我从思想意识上就忽略了创新的意义,懒得动脑筋去想更好的解决办法。目前公司推行内部承包制,挣多挣少全靠自己掌控,再靠蛮劲干活不创新,造成施工成本高利润少,吃亏的还是自己。作为机组负责人,我应该向土建机组多学习,更应该向航天班组的创新精神学习。”
        随后,艾东领召集齐机组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一同讨论在全机组范围内开展“创新解难题、攻克难点段”活动,营造机组创新氛围,提高全员创新积极性。活动的重点内容是无论哪位员工在哪个岗位上提出有助于山区段、沼泽段施工的创新思路及工法,机组都对其进行经济奖励。并且要求技术员协助员工进行妙招改进,整理成文字上报公司科技质量部寻求名师指点。从而进一步优化改进员工的小改小造,最终形成创新成果,竞争年底公司设立的创新大奖。一听到这些,机组员工们原本耷拉着的脑袋,都变得精神起来。
       “挖掘机吊管上山很费劲,我想把吊带的吊法改一下,减少管子晃动,这样布管可能会方便些。”;“现在的清管器要两个人配合才能用,如果加上轱辘变成电动的,一个人就能快速完成清管任务。”;“我想在钢板上钻个洞,系上铁丝,那样压钢板过了沼泽地,就容易把陷入泥里的钢板拉出来了。”……大家你一语我一言的说道着自己早已有的创新思路。
        其实,只有转变思维,正视创新的意义,我们的自主创新之路才会通畅。创新成果才会更好地解决难题,为我们所用,为施工生产创造更多的利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5:57:35 | 查看全部
   朱朱来得快哟,刚还在说思路,稿子马上就出来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6:00:27 | 查看全部
学习了,好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6:04:05 | 查看全部
其实今天上午就写完了这个稿,只是看了各位老师的稿子,心里没了底,所以在群里和大家探讨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6:30:50 | 查看全部
老师好稿学习了,从文章开头到午休时间这一段能否再简练一下,便于直接切入主题。另外,能否从“从用油桶倒油换成了用油泵输油。”这个小创新着手,找一找这个班组中隐藏着的其他创新亮点,以此且切入点说明小班组也可以有创新大作为。仅仅是个人意见,不对之处请朱老师谅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16:48:05 | 查看全部
为浓厚焊接机组的创新氛围,提高全员的创新积极性

7月22采访,立即作出决定有点不太妥,需要论证。
全文看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9:24:37 | 查看全部

回 4楼(贵州刘佳跃) 的帖子

谢谢您的意见,我会修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19:25:25 | 查看全部

回 5楼(cmfrjtly) 的帖子

那天在机组和大家待了一天,和艾东领讨论了半天才得出这个结论,也许是写的有些唐突了,谢谢指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3 20:40:04 | 查看全部

回 7楼(朱玉琳) 的帖子

嗯,建议把我指出的那句调整一下,就不会有歧义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23 20:42:04 | 查看全部

回 8楼(cmfrjtly) 的帖子

好的,我现在在进行修改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