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04|回复: 0

【跟帖1096期】 切莫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束之高阁

发表于 2012-7-23 17:27: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跟帖1096期】 切莫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束之高阁
             杨涛    杨述珍
        日前,笔者参加了某企业生产区队开展的职工创新成果展示会。该区队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搞得声势很大,职工参与也很踊跃,全年收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多达50余项。翻看之下,不乏实用性强的好办法、好成果。但是,会议刚一结束,只见会议组织者便将装有职工技术创新成果的资料袋封订得严严实实,然后放入带锁的文件柜。
       笔者很好奇,费这么多的精力征集来的职工创新成果为何不交到现场去实施,反而锁进文件柜,这样活动岂不是白搞了?追问之下,才知道原委。原来该区队搞合理化建议是应上级要求,放在文件柜主要是应对以后的上级检查。询问该区队职工,皆曰:“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征集活动年年在搞,年年都没见到有多少在实施。这种只走形式、不见实施的技术创新成果,咱们职工费心费力搞出来还有啥意思,以后咱们不参与也罢。”笔者听着不禁哑然。
       近年来,各个行业、企业间都开展了各具特色的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征集活动。职工们从岗位工作实际出发,围绕企业提出的技术创新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取得了很多切近企业安全生产技术实际的创新成果,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意见和建议,其中不乏能切实为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好主意”、“好点子”。
       活动中,很多企业都对职工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了整理、归类、存档,对优秀的创新成果进行了表彰,并把其中的一些纳入了下一步工作部署。也有少数企业在总结技术创新成果活动时只是“用数字说话”——共征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多少项、涉及多少个方面,对于这些成果的可行性如何、被采纳、被实施的情况怎样却很少提及。这在一定程度了挫伤了职工的积极性。
        企业开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其目的不只是提高职工关心企业发展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通过集思广益,切实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企业持续发展。因此,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视程度,利用好职工的“好主意”、“好点子”。
        比如,川煤集团达竹公司小河嘴煤矿就成立了专门的职工技术创新工作领导小组和职工技术协作室,建立了职工技协组织,完善了企业职工技术创新活动管理制度,并将创新成果采纳和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追踪和评估,按取得的效果对成果发明者本人进行奖励,并将奖励情况纳入职工的个人考核。这些做法收效良好,仅2011年该矿就收集职工技术创新成果112项,有13项受到达竹公司表彰,有35项受到矿上的表彰,这些创新成果应用到生产现场后,在降低了企业安全生产成本的同时,促进了安全生产。
         除此以外,企业还要提高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表彰奖励的时效性。要不定期地召开技术创新成果表彰会,或者设置技术创新成果表彰公示栏,对优秀的技术创新成果进行及时表彰、奖励。对于可以推广的成果或做法,要创造条件进行推广;对于暂时不能推广的成果,不妨为其设置一定的时限,只要创新成果在提出后一段时间内被采用,成果的发明者仍然可以获得奖励。
         一个生机蓬勃、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除了拥有优秀的管理模式和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外,还应该拥有能激发职工潜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关心企业,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积极性的手段和方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职工技术创新活动,既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也是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策略,它为管理者与职工以及职工与职工之间架设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科技水平,对企业的振兴和发展具有极大地推动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