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upload=5]
[upload=4][upload=4][upload=4][upload=3][upload=1][upload=1][upload=1][upload=1][upload=1][upload=1][upload=2][upload=1]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记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消防队
特约记者 王俞德
3月10日,一个春光明媚的周末。沐浴在春风之中的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生产基地比平略显宁静,干道两旁绿茵如织、繁花竞放。
当天上午,前来检查工作的中国化工集团经营办主任白忻平、昊华总公司副总经理何小勤等一行4人在晨光院李嘉院长等院领导的陪同下,从生产基地大门信步而入,走向生产区。
途经该院消防队驻地时,见其整洁的环境、崭新的消防车,一行人停下脚步。这时,随着一阵促的警铃声,当班12名身着迷彩服的消防队员在一分钟内集合完毕;值班班长跑步来到上级公司领导面前,立正、敬礼:“报告领导,晨光院消防队员集合完毕。请指示!”整齐的队列、标准的军礼、饱满的精神,让在场的院内外领导称赞有加。
李嘉院长向上级领导介绍:“我院消防队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敢打硬仗的队伍。”
永葆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消防队,隶属于该院经济保卫处。现有消防队员34名,其中共产党员14名,有32名为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转业军人;配备4辆消防车、1辆气防救护车、1辆指挥军。长期以来,晨光院消防队的战斗力享誉自贡市内外。
作为一支企业专职消防队,伴随着晨光院的诞生而诞生,伴随着晨光院的发展壮大而锻成长。建队42年来,始终肩负起消防安全和气体防护重任,在闻警出动、快速反应,完成扑救本院火灾、抢险救援、参与急难险重任务突击,确保院内科研、生产、生活平安的同时,按照上级命令协助扑救本地区火灾,积极完成抢险救灾和维护社会治安等战斗任务,为何一方平安和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成为企业担当社会责任的生力军。在长期的实践中,对化工火灾、有毒有害事故的抢险救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练就了独有的技能。在本地这类灾害事故,政府必调晨光消防队驰援,也因此而累受嘉奖。
这是一支承传并弘扬着人民军队光荣传的队伍: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建队时的第一批队员就是抽调当时的转业、退伍军人组成,由此发轫,每一代队员绝大部分都是由转业、退伍军人组成。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代队员转岗离队,新一代队员相继加入,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优秀作风,在这支队伍中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并发扬光大。这也是数千职工的晨光院42的唯一个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基层单位。按照规定,队员年龄达到35岁必须转岗。而转岗队员又把这种优良作风带到新岗位,迅速成为各单位的骨干。因此,当老队员含泪离队时,却成为各单位争抢的对象。既使离队后,曾经的英勇无畏、侠胆义胆,依然时常彰显。今年5月26日深夜,已转岗成为生管处专职值班司机的韩洪,路遇一名歹徒抢劫两名年轻女孩,他横车断路,一声断喝,斥退歹徒后又将两女孩护送到宿舍。
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队伍。英勇源于忠诚、无私、无畏的品质,善战来自于优异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技能,而优异的专业素质和过硬的技能来自于队员们勤学苦练、摸爬滚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消防队员训练生活的真实写照。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消防队员除接警出警、救援抢险、现场监护外,学习、训练成为他们工作的主要任务。单双杠、俯卧撑、负重跑步,练体能;“一人两带”、“一人三带”、“二人五带”、破拆工具操作,练基本专业技能;佩戴空气呼吸、穿戴防化服,练个人防护技能;气防设备、救生设施操作,练救护技能;针对不同生产装置的预案演练,练综合技战术。熟悉生产装置特点、重点危险源、消防设分布,学习各种应急预案,做到了然于心。三天一小考,五天一大考,人人发奋争先。
十余年来,该队保持了四川省、自贡市“先进专职消除队”称号;十余年来,在自贡消防支队的年度考核中,该队的综合和专项成绩在全市专职消防队中均稳拿第一,某些专项成绩甚至超越了当地公安消防队。难怪李嘉院长敢说这是“一支敢打硬仗的队伍”。李嘉院长高度重视该队的硬件设施建设,近两年先后投入数百万元,更新了消防车辆,添置、配备了指挥车、气防救护车和相应的器材,使消防队如虎添翼。
急难险重任务的突击队
在晨光院内,提起消防队,广大干部职工无不称赞,有口皆碑。
每当面临极端亚劣天气、防洪防汛、应急抢险和其它急难险重任务,年轻的消防队员总是冲锋在前,忘我拼搏,不愧为急先锋和突击队,成为保护职和工企业生命财安全和建设“平安晨光”的有生力量。
每逢职工群众有摘马蜂窝或取钥匙等便民要求时,他们也逢警必出。
“我们消防队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不用则练,用则堪当重担。”已经在消防队工作了22年的队长舒德玉感慨不已。
2011年7月27日傍晚8:15,消防队接到该院某分厂的报警电话,称氢氟酸管道阀门发生泄漏。在1分钟之内当班所有队员16人紧急出动,分别乘坐2台消防车和1辆救护车前往事故现场,轮班休息的队员也随后赶到。首先达到现场的指挥员在摸清现场情况后,果断命令队员迅速利用开花水枪喷水笼罩泄漏点,一是稀释泄漏的有害物质,二是形成“水帐”防止有害物扩散,为进入现场进行应急处置作业创造条件。
随后,李嘉院长启动院级应急预案,并亲临现场坐阵指挥。
随即,身着防化服的消防队应急处置组火速进行关闭阀门和堵漏作业;搜救组同时出动进行搜救人员作业。
随即,身着防化服的抢修作业人员开展紧张的抢修作业。
整个应急抢险工作均在紧张气氛中井然有序地进行。
在院领导的统一指挥下,相关单位协同作战,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最终化险为夷、恢复正常。经院环安站现场监测,现场环境指标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周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这是一场堪称经典的应急抢险案例。全院上下闻警出动,各单位称密切配合,反应迅速,各种作业按预案井然有序开展,最终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正常,无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也未对周边环境造成异常影响。它不仅检验了全院的应急救援综合能力,也检验了消除队的战力。
当抢险结束,在现场亲历全过程的李嘉院长感动不已:危急时刻言显英雄本色。当看到消防队员卸下防化服时,她亲手拿过水笼头为队员们冲洗。
而每当新员工入院时,生龙活虎的消防队员又成为新员工的消防安全教练:上讲台可系统授课,下讲台可持械演示。
铁肩道义 热血丹心
今年4月2日下午14点06分,坚守在执勤备战岗位的晨光专职消防队便接到自贡市消防指挥中心指令,前往富顺县黄泥滩水电站火灾现场进行支援。晨光院消防队一名班长带领4名战斗员,出动消防车一辆,迅速奔赴火场参与火灾扑救。由于出警迅速,灭火措施得当,晨光专职消防队到达火场后,迅速将火势控制住,并于15点35分将火灾扑灭。就在返回的途中,又接到指挥中心传来的消息,晨光村6组松林山发生山火。由于起火点距离专职消防队营区较近,担任战备执勤的所有队员已经投入到灭火战斗中,刚刚出警归来的队员二话不说,立即加入战斗。最终,经过全体队员的顽强奋战与不懈努力,山火终于被扑灭。队员们返回营区,整理、清点好器材已经下午17点40分。当晚上20点05分,又接富顺县人民武装部和富顺县防火指挥部的紧急命令,兜山镇杨家发生大面积山林火灾,情况十分危急,急需支援。在保证晨光院安全生产的前提下,该队立即调集人员,组成一支9人的应急小分队,出动消防车一台,立即奔赴火场。由于天色已晚,路况较差,在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应急小分队终于到达火场。大火燃烧非常猛烈,已经蔓延至周边10余个山头,富顺县县委书记亲临现场指挥作战,富顺县消防中队和富顺县民兵应急分队共计800余人也相继投入到灭火战斗中。晨光消防队员与当地群众一起兵分几路,在所负责的灭火区域内,利用铁扫把、树枝作为灭火工具进行扑打灭火,同时使用铁锹、铁镐等工具开辟隔离带,防止火势进一步扩大和蔓延。次日凌晨5点30分,当此次山林火灾被彻底扑灭后,晨光院专职消防队员们才拖着疲倦的身躯踏上归程。
这只是晨光院消防队连续奋战、服务地方,保一方平安的一个缩影。晨光消防队服务当地、竭诚奉献,为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合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广受社会各界称赞。42年来,究竟参与了多少次抢险救灾,新老队员们均已记不清了。在他们的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时刻准备着,闻警出动,出则必胜。
2007年7月11日上午,自贡军分区副首长,富顺县委、政府、县武装部领导和晨光院领导一起带着鲜花、水果、慰问金来到晨光医院看望了当月9日解救代寺镇飞轮村56名被洪水包围的群众时吐血昏迷的昊华晨光化工研究院民兵、消防队员徐雪东。9日中午1点40,晨光院武装部在接到县武装部通知后,立即召集以消防队员为骨干的民兵应急分队30人在半小时内集结并赶到宝庆乡白洋水库对堤坝进行抢险加固。徐雪东同志不顾夜班后的疲劳,连午饭也没来得吃,就集结参战。稍后又转战代寺镇飞轮村抢救被洪水围困的56名群众。徐雪东和队员们发扬晨光人“敢于拼搏、永不服输”的精神,头顶着滂沱大雨,趟过齐腰的洪水,沿着救生绳索冲入村中救人;脚底是深浅不一的泥泞,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走;水面上全是污浊垃圾,水中的寄生虫顺着大腿直往肉里钻。徐雪东不顾钻心的疼痛和战友杨勇刚一起背起一位80多岁的孤寡老婆婆往安全地带转移,并胶下自己的雨披给老人披上……经7个小时不懈努力,终于在天黑前将全部村民救出,中间大家就只吃了一锅方便面,饿了就啃生玉米。在临近上车返回的一刻,徐雪东终于支持不住口喷鲜血陷入昏迷之中。
2008年“5.12”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院上下踊跃捐资捐物支援灾区。7月8日,接上级要求,晨光院以消防队员为骨干组建成抗震救灾民兵应急分队,以消防队队长舒德玉为分队队长,编入富顺县抗震救灾民兵应急连开赴重灾区北川、安县抢险援建,在当地转战40天,发扬不畏艰险、甘于奉献、连续作战的作风,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受到当地各界和本地首长的一致称赞。在为安县中学抢运教学器具时,舒德玉身先士卒,奋勇当先。在他和战友转运一捆10床的棕垫时,脚一崴,负重的双膝跪在坚硬的水泥地上,膝盖当场出血,他却咬紧牙关坚持搬完最后一件教学用具,才一瘸一拐地随队回到营地。后经野战医院检查,要求必须住院接受治时,他才返回晨光院本地治疗。在40天的奋战中,晨光队员严守纪律,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谢绝灾区群众赠送水果、鸡蛋、香烟、饮料、食品等20余件(次);先后有6人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3名队员火线入党,1人被富顺县委县政府评为“抗震救灾标兵”,有7人被评为先进个人,有1人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班集体被连指挥部评为作风纪律先进单位,先后13次评为优秀班,有38人次评为每日之星,接受灾区群众自愿赠送锦旗5面。返院后,晨光院授予全体队员集体一等功,并号召全院干部职工向他们学习。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年又一又,消防队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他们承传着光荣传统,以赤胆忠心,书写着无私奉献保平安的华章。
结束采访离开时,队员休息室传出嘹亮的歌声:
“向前向前向前!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四川富顺县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 王俞德 邮编:643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