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0|回复: 3

[话题探讨] 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是个伪命题

发表于 2012-7-29 15:35: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是个伪命题

    今年6月,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发布的一项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25日,201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根据调查,69%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7月26日《中国青年报》)
        近几年来,关于大学生就业难、起薪低的新闻大家早已司空见惯,从大学毕业生不见得是白领,到大学毕业生薪酬比不过蓝领,再到大学毕业生回炉读职校,再到现如今起薪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大学生这个群体已经失去昔日“天之骄子”的绚丽光环,离民众心目中的精英群体日渐疏远,沦落成为普通社会劳动者中的一员。
     这无疑会让许多有着“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历史情结的人嘘嘘不已,大学毕业生起薪低于农民工的现实颠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都宣扬着“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劳动价值观,这也就难怪有的人会发出“大学生不值钱了”“读书没有用了”之类的感慨。其实,这样的对比都是建立在大学生教育成本投入比农民工多,但毕业起薪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的心理不平衡的基础上展开的,所以难免会容易陷入“田忌赛马”式的思维模式,用大学生某一时段的人生低谷期的劣势短处去和农民工平稳期的优势长处选择性进行对比,农民工是平均工资,而大学生是起始工资,两者其实没有可比性,得出的答案当然就难免会引起舆论的议论了。
    客观来看,和农民工相比,大学毕业生的优势在于其十年寒窗苦读获取的高学历、广视角、深层次的知识储备,但其短板也十分明显:一是其动手能力、工作经验、对社会适应能力等欠缺,很难在短时间内难以适应企业生产需要;二是,现阶段大学教育普遍与市场脱节严重,大学毕业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要不就落后了,要不就淘汰了,能否转化为生产力还是个未知数;三是,我国经济结构对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依赖过多,而知识型、科技型产业比重较轻,导致就业市场低端岗位的需求比知识型高端岗位的需求多;四是,近些年大学扩招严重,不但导致大学生综合素质良莠不齐,进一步削弱了人力市场对大学生的预期值,而过多毕业生则加剧了知识型高端岗位竞争的激烈程度。
    其实,无论是从人生轨迹、就业前景、发展空间来看,还是从劳动合同执行、工作稳定性、社会保障水平、职业安全隐患、企业人文关怀来思考,现阶段农民工群体都远远不如大学生所代表的知识群体,而媒体过分强调“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只是为了追求新闻效应罢了,带有片面性和功利性,并不利于理性、公正、客观的社会观念的树立和培养。而从薪酬的角度来看,企业所给的工资高低的主要依据是个人所做的贡献所创造的效益,这是由学历、行业、职位、能力、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居多因素共同决定的,大学毕业生起薪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并没有什么不符合情理的地方。这只能算是长期处于在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模式和人口红利效应挤压下农民工的劳动价值的一种理性回归,算是整个社会层面对有着2.5亿农民工阶层一份迟来的反哺。
    值得警惕的是,这种习惯性拿农民工做参照物,拿金钱多少作为衡量事物优劣的唯一标准的对比,不但带着对农民工身份歧视和职业偏见,而且容易转移公众的注意力,使劳动价值的评价体系偏离正确轨道。当“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时,大学生理所当然的成了倍受同情和关注的“弱势群体”,在这样的语境中,更应该引起重视的“农民工工资是否按时发放?农民工生活是否有尊严?农民工作业时人身安全是否有保障?农民工作业环境是否有职业病危害?”等问题,还会有多少人能够想起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29 18:16:47 | 查看全部
真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30 15:24:26 | 查看全部
不能光顾眼下,还要看未来孰优孰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4:44:54 | 查看全部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