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90|回复: 3

汉语真奇妙!

发表于 2008-6-24 17:40:1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中国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了。但是,您知道关于它的一些轶事吗?

                其一
  有人认为这首诗还不够精炼,应该删去一些词句,把它改成了:
    清明时节雨,
    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有?
    遥指杏花村。
  改者认为:既然是“清明时节雨”,自然是“纷纷”然,不说自明;行人不在路上,又在何处?故“路上”亦属多余。“借问”二字去掉,不影响句意;“遥指”者也不必是“牧童”,比如“村姑” 又有何妨?改得有无道理,这里不去谈它;有趣的是诗中每句都去掉了两个字,由七言绝句变成了五言绝句,也很自然。

                其二
  然而,更有趣的是,有人竟将这首诗变为一首词,此人即已故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请看:
    清明时节雨,
    纷纷路上行人。
    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
    有牧童遥指,
    杏花村。
  相同的字,构造出不同的句子,表达出相同的意境。这不能不说是汉语句法灵活的一种表现!

                其三
  更有趣的是,有人将这首诗加上一些标点符号,竟改编成了一出短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
    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还是原诗的字,但加上了标点符号以后,就变成有时间、地点、环境、人物、动作、对话、语气的戏剧片段了。(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4 18:22:43 | 查看全部
很有意思,三首改得都很奇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4 18:28:17 | 查看全部
很有意思,三首改得都很奇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6-24 23:23:28 | 查看全部
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