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学生专业设置应与市场需求相挂钩
刘 娟
今年6月,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的一项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25日,201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根据调查,69%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中国青年报》)
大学就业率低,收入不高这是何故呢,难道是知识贬值,“读书无用”吗?据分析,目前大学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有一部分大学生找不到与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再加上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就业技能单一,工作经验缺乏,求职空间并不大。
大学生十多年寒窗苦读为的是什么呢,为的是出人头地,有所建树。古语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从古至今,人们普遍认为书读得多是非常有益处的。可如今大学生却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据了解,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失衡,我国目前经济以低端制造业为主,工资待遇较高的创造型企业很有限,从这个角度讲,大学生工资不如农民工实质是人才结构、产业结构问题。
目前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大多是低端制造企业,制造业急需技术型工人,而非普通的无任何专长的大学生。从市场行情来看,大学生还不如农民工吃香。
大学生就业率低,不得不引起高等院校关注,引发他们的反思,大学生到底是以学术研究为主还是以市场为导向呢,笔者认为学以致用才是关键,大学学府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生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挂钩,这样大学教育才不会与市场脱节,专业对口,大学生理论和实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充分发挥潜能,大学生又何愁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又何愁涨不了工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