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23|回复: 0

退休干部邬力群自述——十二年,我让荒山披绿装

发表于 2012-8-2 16:43: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是内蒙古包头市水务局的一名退休干部,2001年离开工作岗位后,便走进大山深处,开始了十二年义务绿化荒山的工作。我一边治山治水,一边读书写字,日出而作,日落而归,夜阑人静,心驰神往,感悟人生,别有情趣。
[upload=1]
(图为本文作者邬力群)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有女娲补天、大禹治水、鲧伯取土、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和少数民族中流传的英雄史诗,展示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开天辟地奋斗不息的精神,鼓舞着中华儿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它给了我十分巨大的精神力量,使我在大山深处,十年磨一剑,使1.5平方公里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

  我承包的荒山,山顶岩石裸露,山坡和低谷,六条浸蚀沟纵横交错,沟底丘陵起伏,遇到暴雨,顷刻间就会形成山洪,1958年冲毁包白铁路线的洪水就发生在这里。对于这样的山体究竟如何治理,当时确实是一大难题,令人望而生畏。但是,愚公移山的精神和毛泽东战天斗地的光辉思想鼓舞了我。我用了各种方式和手段,前前后后动员我四十余位亲朋好友上山,与我同吃同住同劳动,两对侄女及女婿长期住在山上,挖山不止。先后在山顶山坡地段挖了六万多个鱼鳞坑,栽种了柠条、山樱桃等各种灌木,修筑小塘坝五个,有效地涵养和拦蓄了水源。同时打深井,铺设地下管网三千余米,最高扬程八十二米,有效地进行了灌溉。辛苦不负有心人,不仅使水土流失得了到有效治理,而且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可喜变化。小动物回来了,花香鸟语,生机盎然,荒山变为绿野。

  与此同时,我对沟谷进行了综合治理。首先,根据地形地貌的不同进行土地整理,人工加机械,推高垫低,断断续续,坚持不懈,终于造出六十余亩水平梯田。昔日的沟谷,地表支离破碎,鹅卵石遍地,现在取而代之的是灌木葱葱,松柏长青,花草烂漫。我最初住的地方,荒草凄凄,棚户茅檐,现在房舍虽然简朴,但房前屋后有菜园、果园,有羊有狗。亲朋好友常来拜访,谈古论今,吟诗作画,田园牧歌式的文化生活,感同身受。

  更为重要的是,我根据多年来的治水经历,开始了对流经这一地段的昆河河道进行整治。我们推、拉、运土石六万余立方米,把高差三米左右的河滩夷为平地,四周筑围堰,引洪淤地,山沟洪水迅猛异常,难以控制,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于淤、垫出一百二十余亩最肥沃的土地。但是好事难成全,垫出的地块小石头布满了地表,机械无法清理,只能用人工,用手捡出的小石头足可以堆成一座小山。昔日卵石遍地、怪石林立的河滩,如今变成了平展展的沃野,泥土的香味令人陶醉。绿油油的玉米带,高大挺拔的杨树,婀娜多姿的垂柳,各种花灌木,千姿百态,成为昆河一侧亮丽的景观。

  由此,我们应该认识到,洪水并不就是猛兽,是宝贵的水土资源。我国水资源匮乏,耕地面积又少,近几年城市建设又占去不少。十八亿亩耕地是保证粮食安全的警戒线。我市大小山沟有七十二条,其中大的山沟有十条,我们用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实践,有效地利用洪水资源,既可趋利避害,还可造出不少土地。今年春季,我到黄河岸边旧地重游,看到水务局领导正在组织建设的应急水源工程,就是利用每年春季黄河开河流凌期间的高水位,把威胁堤防安全的凌水分流出来,而且将这些宝贵的水资源又通过工程措施,送到干旱少雨的大青山南麓和固阳县,这是一项趋利避险的民生工程,它的设计造型,充分体现了水文化的魅力。

  在走进大山的十二年当中,我流过血,流过汗,三次负伤,也有过畏难情绪。行百里半九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使我奋斗不止,终于走向彼岸,而且真正感悟到其乐无穷,增进了身心健康,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

来源:党建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