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3|回复: 2

[话题探讨] 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没有可比性

发表于 2012-8-3 12:51:5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学生起薪不如农民工没有可比性



    今年6月,教育咨询机构麦可思发布的一项对2012年应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显示,截至6月25日,2012届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仅为42%。根据调查,69%大学毕业生起薪不到2000元,低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7月26日《中国青年报》)
    不得不说,拿大学生的起薪与农民工的收入水平进行比较,根本就没有可比性。其一,是部分与整体的比较。拿69%大学毕业生起薪与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进行比较,难免会以偏概全。其二,拿低的与平均水平比较。也就是说拿大部分比较低的毕业生的收入与整体农民工的比较,显然是不科学的。须知,大学生的起薪并不等于大学生的薪金水平。其三,不同就业状态进行比较。刚就业的毕业生和无论经验还是技能都相对丰富的农民工来说,收入水平肯定是没法比较的。其四,不同职业间进行比较,不能武断地下结论。白领和蓝领、知识层次高与相对知识贫乏,并不能与收入挂钩。白领也有许多收入低的,蓝领也有许多高收入的。
    这样一种比较,实际上是阶层和职业歧视的一种表现。认为农民工没有文化,缺少比较高的技能,在获取劳动报酬与社会资源上也应该处在社会分配的最低层,工资也不能比他们高,包括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否则就愤愤不平。可是,农民工的收入凭什么就不能高于刚毕业的学生,这些学生有资格和农民工进行比较么?如果觉得农民工收入高,大学生也可以去干,但谁又愿意去干呢?表面的收入较高实际上掩盖了背后众多无奈,环境差,工作艰苦,简单重复劳动,社会保障差,社会地位不高,上升通道不畅,有时还要面对工伤、职业病的考验,这些为什么没有比较呢?
    目前的农民工的收入比以前有所提高,这是市场供需调节的结果。实际上,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加之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就业成长艰难、供需之间脱节、社会生存困难等问题,造成大学生供过于求。而白领类岗位却相对饱和。需要大学生转变观念,调整心态,理性对待就业和收入,不要心存过高的期望。而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城市化的发展,人口红利期的结束,体力劳动者变得紧缺,在现有农民工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劳动报酬提高符合价值规律。
    同时,劳动者的工资收入是劳动价值的体现。劳动者在劳动中的付出既包含知识技能,也包含体能、心理和对环境的承受能力,劳动的价值就包含对这些因素的物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体力劳动的技术型工人的收入会越来越高。而大学生虽然工资增长潜力较大,但要变成现实,还要把知识在实践中转化成能力和技能,从而创造更多劳动价值。把大学生的知识与农民工的能力甚至劳动价值等同,是对农民工在劳动中积累的经验等隐性的知识与技能的一种忽视,也是对农民工的一种歧视。
    其实,农民工工资的增长只是其应有劳动价值的回归,是市场经济对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劳动价值的合理调节,对社会来说是一件好事,也是对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与价值的一种尊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地位,维护劳动者的尊严,促进社会财富更加公平地分配,有利于缩小社会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4:22:36 | 查看全部
的确没有可比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8-3 14:57:40 | 查看全部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