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96|回复: 0

(医院)职业生存调查报告:医生收入有多少

发表于 2012-8-4 15:45: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说到医生的收入,也许很多人脑海里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那句经典的话:“在美国,收入最高的三种职业是医生、律师、教授。”在一般国人的认识里,医生亦是一个高收入群体。但是医生们却普遍反映收入水平不高,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

医生是熬出来的


要真实了解医生的收入,我们必须先得了解医生的成长。

中国医生的职称基本分为4个级别:初级职称、中级职称、副高级职称、高级职称。医生在获得职称后,被相对应地称为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

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莫东华详细介绍了一个医学生的成长过程。一个医学院本科毕业的医学生,一般要在医院上班2年以后,才有资格考取初级职称,成为住院医师。获得初级职称5年后,才有资格考取中级职称,成为主治医生。一个医生,只有成为主治医生才能拥有处方权。也就是说,医学院的本科毕业生要7年以后才有可能成为主治医生,拥有处方权。

此后,这名医生要凭借优秀的科研项目和优秀的学术论文,才能评上副高级职称、高级职称,成为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一般来说,成为副主任医生,大约要12年,成为主任医师,则要17年左右。当然,一些优秀的医生因自身实力较强,会缩短晋升时间。但更多的情况是,一些医生因为没有时间做科研或者科研实力不强,一直不能成为副主任医师或者主任医师。从2012年开始,晋升副高级职称、高级职称的门槛更高,将与初、中级职称一样,引入考试系统。也就是说,即使是做了十几年的老医生,为获取更高一级的职称,也要像小学生一样参加考试,然后还要进行科研项目和优秀论文的评审。

“医生就是熬出来的。”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刘滨洋感叹。刘滨洋今年30岁,在医院已经呆了8年,去年才成为主治医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正在去学校的路上。虽然是周末,但是他还要像普通医学生一样去教室听课“平时有空做得最多的是看书。为了顺利成为主治医生,在医院的几年里,几乎没什么空闲时间玩。”这是刘滨洋对8年医生生活的一个总结。

如今,医院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市一级三甲医院招聘医生,都要求学历为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已经很难进入这些医院。这对医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了5年本科以后,还要继续读完3年研究生才能进入市一级的三甲医院工作。

很多医生认为,当前医生的收入并未体现其价值


医生收入并不高


医生的收入与其职称、工龄等息息相关。在桂林,医院以公立医院居多。如市人民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南溪山医院等。在公立医院里,医生一般都有事业编制。医生的工资也就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基于事业编制的工资,一部分是基于科室业绩的奖金。

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记者看到了医生们的工资单。工资单上列出了10多个小项目。据一名工作人员介绍,医生的工资单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以及各种补贴构成。其中,岗位工资里,正高级职称为1420元,副高级职称为930元,中级职称为680元,初级职称为590元。这名工作人员说,在所有事业单位,只要是实行国家的事业单位工资标准,岗位工资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桂林市所有公立医院的医生,岗位工资都一样。

薪级工资与学历和工龄有关,简单点说就是学历越高、工龄越长,薪级工资越高。因为薪级工资比较复杂,没有统一标准,不便于一一列出。但记者看到表格中,不同工龄的初级职称到正高级职称,薪级工资大约是在300元到900元之间浮动。工资单的最后一大项,是各类补贴,这些补贴大致一样,在300元至500元之间浮动。

所有的收入,扣除“五险一金”等后,就是医生所能拿到手的。记者最后统计了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医生工资单上能拿到手的收入:初级职称约为1300元;中级职称约为1600元;副高级职称约为2200元;高级职称约为2800元。

在南溪山医院,记者拿到了一组更为详细的数据。一名2005年参加工作的医生,拿到手的工资为1200元左右。一名2001年参加工作的医生,拿到手的工资为1300元左右。一名1996年参加工作的医生,拿到手的工资为1500元左右。一名1991年参加工作的医生,拿到手的工资为1800元左右。一名1983年参加工作的医生,拿到手的工资为2600元左右。

除去工资,医生收入的另外一个主要来源是与科室业绩有关的奖金。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一名医生介绍,在医院,有些科室效益好,奖金就高;有些科室效益差,奖金就低。这名医生所在的科室,效益属于中等,一个月大约是1500元。据他所知,效益最好的科室,一个月奖金有2000多元,效益最差的科室在1000元以下。而医生所能获得的奖金也与职称有关,初级职称所得奖金为奖金基数的1倍,即1500×1=1500元;中级职称为1.1倍,副高级职称为1.3倍,高级职称为1.5倍。在记者的调查中,桂林各大医院的情况都差不多,细微之处稍微有些差别。

由此,人们可以大致看出医生的收入水平。以一名所在科室效益中等的医生为例,获得初级职称的住院医师月收入约为2800元,获得中级职称的主治医生月收入约为3250元,获得副高级职称的副主任医师月收入约为4150元,获得高级职称的主任医师月收入约为5050元。而记者对个别医生的真实收入调查也印证了这一结果。南溪山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扈鑫荣今年刚成为主治医生,进入医院工作已经7年了。他向记者介绍了他的真实收入:月工资1200元左右,奖金为1200—1600元,月收入为2400—2800元。

据权威机构对2183名医生进行的调查显示,75%的人表示,其年薪低于4万元(即月薪少于3300元);16%的医生年薪在5万到6万元之间;82%的医生对自己的收入不满意。


“拿红包”现象不多见


有人质疑,医生除了正常收入,还有灰色收入,比如“拿红包”等。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各大医院对“拿红包”现象都控制得非常严格,医生并没有多少机会拿红包。医生们在采访中也表示“拿红包”现象非常少。

“就我所知,桂林的医生拿红包的不多。”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莫东华告诉记者。莫东华是一名老医生,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他行医几十年,见证了桂林医疗行业的风雨变迁。他说,在桂林,并没有形成“送红包”、“拿红包”的风气。此外,一般医生是不敢接受患者红包的,因为收了患者的红包,医治好了,还可以侥幸逃过一次;假如医治不好,拿红包的事情被曝光,对医生一生的事业都会有严重影响“把病人治好了,和病人成为朋友后,一起吃个饭是可以的,但是送红包,就免了。”莫东华说。

南溪山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洪勇给出一个更为详实的答案。他介绍说,在广州、江浙一带,“送红包”、“拿红包”现象确实比较常见。在这些地方,有一个约定俗成的看法,如果医生不收红包,表示医生不会认真给病人看病;或者表示医生对这个病人的病没有把握,病人的家属就马上把病人转移到其他医院去,请其他医院的医生看病。在这种风气下,为了留住病人,有的医生只好迎合这种风气。他在考察中,曾看到广东一家医院的医生,有个抽屉专门是用来放红包的。在收到红包后,各家医院有自己的处理办法,或者让医生在手术后退给病人,或者冲抵手术费,等等。

“目前,整个广西来说,卫生部门对‘拿红包’的现象控制得非常严格。”洪勇说。他所在的医务部是专门管医生的,在他这么多年的工作中,处理医生“拿红包”的情况并不多。而且,医院还有专门的规定,如果家属非要在手术前塞红包给医生,考虑到病人家属的情绪,医生可以先收下,然后交给医院,由医院最后把红包里的钱冲抵病人的手术费用,冲抵未完的,再退还给病人。

南溪山医院肿瘤科主治医师扈鑫荣说,他做医生这么多年来,没有拿过病人的一个红包。收到的红包,都上交给医院处理了。“医院是个相对单纯的环境,医生就应该正正当当用自己的知识、技术挣钱,不能想那些歪门邪道。”扈鑫荣说。记者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和南溪山医院随机采访了6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家属。他们都表示,听说过送红包的事情,但自己没想到过要送。一位病人这样说“老实说,我看的是小病,没必要送红包。也没有听身边的朋友说,一定要给医生送红包。”

一些患者表示,有些医生让病人做不必要的检查,从检测费中拿回扣;一些医生坐飞机四处看病,有一定的灰色收入。医生们解释说,有些检测是医疗操作规范,有些是医院任务,医生也没有办法,其实医生不能从检测费中获取任何收入。业内人士表示,医院为了尽早收回检测仪器的成本,有可能会给医生下多开检测单的任务。而医生四处看病,有些是医疗任务,有少数确实是医生为谋取一己私利,四处揽活。

医生付出与回报是否相符?

客观地说,桂林医生的收入相对大多数人来说还可以。“但衡量一个人的工资高低,并不仅仅是数量的多少,还要看他前期投入了多少,看他创造了多少价值。”一位医生这样表示。在医学网站丁香园网面对普通老百姓的调查中,当问及“您认为医生的收入与付出相匹配吗”时,69.55%的受访者认为“偏低”,仅18.05%的受访者选择了“黑心钱”,12.40%的人选择了“相称”。

知识技术不值钱

一般病人就诊,首先是挂号,然后到门诊请医生看病。如果病情轻微,则由门诊医生下诊断,开药,让病人拿药回家。如果病情严重,则需要检测,进一步确认病情,然后动手术。在这个过程中,挂号费,是医生知识的体现;动手术,则是医生技术的体现。

医生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是一般职业不可比拟的
“我是主任医师,从医几十年了,挂号费才3.5元。”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莫东华说。一般病人前来就诊,首先需要医生通过“望闻问切”等传统手段,结合自己多年的从医经验,初步判断病情。“为什么病人都喜欢让老医生看病,就是因为老医生医学知识扎实,从医经验丰富,判断更加准确。这就是一个老医生的医学知识在发挥作用了。”莫东华说,但是现在桂林,乃至全国,除了院士级别的医生挂号费是上百元以外,一般医生的挂号费都是按照医院的规定,仅有几元钱。“这完全不能体现医生的知识价值所在。就算理一个最简单的发,现在也要12元钱呢。”莫东华如是说。

“在美国休斯敦,一般医生的挂号费是80美元,相当于520多元人民币。”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科一病区主任田小林告诉记者。他表示,即使按照美国人平均月薪3000美元来计算,80美元的挂号费也是非常昂贵的,相当于美国人一天的收入。他认为,只要国内外一对比,就可以看出知识技术在各个国家的具体体现如何。

南溪山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洪勇表示,他在德国考察时看到,一般医生的挂号费是50欧元,相当于400多元人民币。在新西兰,一些私人医院的挂号费约1000元人民币。在澳门,一位医生的预约挂号费约为200元人民币。

动手术,是医生技术的一种体现。田小林是普外科一病区主任医师,在他的科室,一年有1000多台手术要做,平均一天3台手术。田小林经常要一天上一台手术。对医生的技术在手术上的体现,他也不是很满意。“像我这样做一台手术,医生大约能获得200元吧,和一个女生去理发店烫一个头发差不多的价格。”田小林自嘲。他表示,毕竟医生动手术和理发师烫头发性质完全不一样。一个是涉及到生命的大事情,稍有不慎,引起并发症,就有可能死亡。医生在动手术之前,需要准备很多知识和考虑,需要承担很大的风险,还需要手术室护士、麻醉师,等等。

医生子女学医减少

自古以来,医生都是一个备受人们尊敬的职业。古有华佗扁鹊流芳百世,今有各大名医名动一方。按理说,医生更希望自己的子女继承自己的衣钵,继续从事医生这个职业。但如今,这样的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绝不让我的子女再学医。”这是不少医生发出的一声无奈呐喊。

佟威是南溪山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是一名老医生。佟威出身一个医学世家,父亲和母亲都是南溪山医院的医生。几十年前,佟威也成为了一名医生,佟威的爱人是一名妇产科医生。在这样的医学世家,佟威的孩子却对当医生极为排斥。佟威说,他的孩子从小看到他们忙于工作,基本上没有个人生活,也没有时间照顾家庭,心里十分埋怨。虽然有他们的建议,在高考的时候,佟威的孩子还是十分坚决地拒绝报考医学专业。如今,佟威的孩子在我市的一所大学当大学老师。“用我孩子的话说,当医生收入不高,又累又苦,还要被人骂。”佟威颇为无奈。

就佟威了解,在南溪山医院,医生子女继续从医的例子,他知道的仅有一个。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该院血液科主任莫东华表示,该院医生子女继续从医的不超过20%。“这还是包括了很多年老的医生在内,如果只是算这几年,年轻医生里面出自医生家庭的为数不多。”即便在这部分从医的医生子女里面,大多数人从事的也是与临床无关的工作,比如医院的行政部门、医院的药房、检验科室等。

据记者调查,桂林各大医院的医生里,他们的子女大多选择了从事其他行业。在医学网站丁香园网的调查中,对于“你自己是否愿意做医生”的问题,66.09%的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只有19.93%的人选择了“愿意”。当问及“是否支持自己的子女做医生”时,60.52%的受访者明确反对,仅15.77%的人表示支持。“如果你问医生这些问题,说‘不愿意’的恐怕更多。”莫东华无奈地说。

“医生所面临的风险太大,做医生的最能理解,所以医生的子女都避开了这个危险区域。”莫东华说。与大部分人不同,莫东华的孩子选择的是当医生。“他是一个例外,他从小受到我的熏陶,喜欢做医生。”

“如果社会大众都不愿意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当医生,那后果是令人担忧的。”莫东华希望人们思考一下:下一代的医生从哪里来?以后的人生了病,谁来给他们看病?如果想当医生的人越来越少,那么日后好医生怎么会多呢?


医生期待理解与支持



互不信任让医患关系陷入恶性循环

“赚钱少”、“工作时间长”、“没时间顾家”,这些是许多人不愿意从医的顾虑。而医患关系紧张则是导致许多人害怕当医生的最主要因素。

“以前医生看病,都是怎么对病人有利怎么来。可现在为了避免医患纠纷,很多医生在治疗过程中只得采取‘防御性治疗’。病人一进门,就先让他做多个检查,靠仪器确诊病情,取得确凿证据才下诊断。这样一来,花费高了,病人抱怨自然也就多了。”南溪山医院医务部副主任洪勇说。他表示,实际上,这是医生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在目前这种医疗环境下,医生只要不是依靠仪器检测的结果来确诊,往往容易在事后遭遇医疗纠纷。“比如一个医生,没有经过仪器检测,而根据多年行医经验下了一个结论。病人往往会责怪医生不负责任,随意诊断。如果事后病人出现什么问题,有的病人家属就会以此来医院闹。”洪勇表示,如此一来,患者不信任医生,医生担心患者事后找麻烦,让医患关系陷入一种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当中。“这一切,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

某医院医护人员全幅武装上岗
“其实我可以拍着胸脯说,在桂林,90%的医疗事故不是因为医生的原因。”洪勇表示。他坦言,少部分医疗事故存在医生操作不规范、用药不规范的因素,但是大部分医疗事故是由于病人个人体质不一样导致治疗结果不一样,有一些是因为医疗技术的局限性,目前尚无法解决。

“患者对治疗的期望值过高,以为生病了,只要是送进医院都可以治好。其实目前医疗技术有它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病都能治好,并不是小病就没有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洪勇希望病人能了解医生的无奈和医学的局限,给医生更多的理解和支持。他说:“我希望更多的人来了解医生、了解医学,当人们了解得多了,就会渐渐地理解我们做医生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也能得到缓解。”

期待政府增加对医院的投入

因为医学知识和技术含金量的不同,中国医生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医生收入差别非常大。据美国劳动部劳动统计署2001年的就业统计显示,美国收入排名前两位的均为医生:第一位是外科医生,年收入13.7万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95万元;第二位是妇产科医生,年收入13.34万美元,当时约合人民币93万元。当然,美国的人均GDP也大大高于中国。

在日本,医生人均年薪为1047万日元左右,约合人民币80万元。在香港,住院医师的月薪则为4.4万港币,约合人民币3.6万元。在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公立医院的医生人均月薪约为1000美元,约合人民币6000多元。

“基于我们国家的国情,我们并不希望能有国外医生一样的收入。我们只希望挂号费高些,手术费高些,药品价格降些,因为这样才是尊重知识的体现。”洪勇表示。他认为,国家应该降低药品的价格,提升体现医生知识技术的含金量。只有这样,才能让一个行业良性发展,医生才能更专注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提升。

“公立医院既然是公立,就有其公益性,希望医院能在低价格水平上运行。”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一位医生表示,如何对患者收费低,又能保证医生有较高收入,就需要政府给医院足够的投入和补贴。他表示,在国内,政府对公立医院投入不足,医院不得不自己购买昂贵的检测仪器和医疗设备,以维持医院运行和提升医疗水平。最终,这些成本都转嫁到患者身上。医疗费用增加,造成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这是导致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

有市民建议,医生收入应参考国家公务员,可以像国家公务员一样实行“3581”工资制度,即按照职务级别的不同,给予3000元、5000元、8000元、1万元的工资。

“这些都需要政府加大对医院的投入。”莫东华说。他表示政府应该对医生的收入负起责任,让他们合法地得到满意的工资。一些医生认为,政府应开放医疗市场,允许大型民营医院进入市场,并和公立医院竞争,由市场来发现医生的价值。这样一来,患者会自动选择那些水平高的医生,并付给他们足够的报酬,这也会激励医生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来源:桂林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