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能让招聘走秀场变成诚信“洗白”路
杨建
十分真诚地到电视招聘现场求职成功一份薪高的工作,满心欢喜地辞去原有的工作,准备“挪窝”了,可是,此时诚挚的电视招聘现场录取方却改变了“嘴脸”,人为设置了重重关卡,并最终被告知不能录用,怎么办呢?怒不可遏地开始“打官司”, 北京的年轻人郭宏,就遭遇了这样的“陷阱”。 详情参看(8月1日《北京晨报》)
时下,电视上这类节目很火,看到别人竞聘成功,私下里还羡慕得不得了,众目睽睽之下许诺的事情,转眼就会“翻脸”,如果不看报道,谁知“她”不但是镜花水月,还是害人不浅的“陷阱”,它不但诱杀了求职者对电视招聘的诚信,也埋葬了观众对电视等媒体的一些诚信,坑杀了人与人之间的应该有的基本诚信,决不能让招聘走秀场变成诚信“洗白”路。
首先应该为这类“受欺负”的求职者讨回公道。支持用法律的武器,用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让违约方赔偿求职方的一切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决不能让人与人之间、人与公众媒体、人与单位间的朴素诚信被少数害群之马肆意践踏。
其次,给不讲诚信的录取方严厉的法律制裁。招聘方处于强势地位,求职人处于弱势,他们合理合法合情合理的事,往往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尊重,诚信不断地被强横伤害,诚信不断地被恶意刷洗,就是要让一切违守诚信者受到重罚,维护质朴的诚实守信的基本道德链条。
再次,电视等媒体要注意把好关口,不要为没有诚信等级、没有诚信践约能力的提供服务,发现违信实事,要坚决地采取手段维护诚信,夯实公民和公众媒体的诚信基础,决不能让诚信大堤,被少数要出名、要宣传等别有用心的冲垮。
最后,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应该建立健全相应的保护机制和法律法规,维持诚信的长期稳固。
不但是不能让招聘走秀场变成诚信“洗白”路,而且是不能让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洗白”诚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