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案例:
甲药企吴总在去年年底销售会议上宣布,由于公司业绩未能完成,公司决定将所有销售人员的工资下调30%,希望大家顾全大局,不要有什么情绪。第二天吴总刚进办公室,秘书就送来了6个分公司(办事处)经理的集体辞职信。之后几天又接二连三地接到了不同层级的销售人员的辞呈,甲企业陷入“辞职门”泥沼。
乙药企的业绩在年底也出现了与甲企业同样被动的局面,公司营销高层也决定降薪,减少人力资源成本应对危机。公司包下一个景色宜人的度假山庄,将百余名城市经理以上的销售骨干召集起来开研讨会。会上,总经理和董事长分别发言,充分肯定了各级销售人员一年来给公司创造的价值,将公司当前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作了深入阐述。态度诚恳,措辞感人,员工无不为之动容。接下来分组讨论,过程轻松,氛围融洽,总经理不停地穿插于各个讨论小组之中。其间,几乎每个小组都把降薪作为首要话题讨论,有的还提出降薪比例,参会人员纷纷表态愿与公司共渡难关。公司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总,在降薪幅度上,分公司经理以上人员薪水降35%,城市经理降30%,基层主管与一线员工降25%。在结束晚宴时,董事长与总经理高度评价了员工的忠诚度。
专家分析:
在企业快速扩张,利润回报率高,员工收入很可观的情况下,没有透明度的铁腕管理产生的不满情绪会抵消一部分。但长期的积怨是高速发展中埋下的定时炸弹,任何形式的企业危机都可能成为引爆炸弹的导火索。在一些激励问题的处理上,往往会因方法不当而使得问题人为地复杂化。
在顺境之下,企业可以跟随行业发展的大势而发展,而逆境才真正考验管理者的智慧。企业必须在对待员工激励问题上居安思危,尤其是面对通货膨胀、运营成本高、人力成本上升等现实矛盾时,如何运用好“非薪金激励”从容过冬?
专家建议:
1.改善员工心智
心智模式决定了一个人能不能做、愿不愿意做以及做事的倾向性。深入了解员工心智,把合适的人安置在合适的岗位。尤其有的企业里的角色和岗位职责经常处于变化之中,存在一些模糊地带,必须依赖员工的自主性,使其主动做出与组织文化、战略、目标一致的行为。
首先,应用人力资源管理工具,不能仅仅依赖于金钱激励或无效奖惩。与组织的绩效目标、愿景和价值观紧密相关的表扬、认可等非现金性激励措施对提高员工敬业度是非常有效的。
其次,确保员工明确绩效和激励之间的关系。对员工的绩效表现做适当区分,并给予奖励。
最后,核查当前的制度和工作流程,从本质上降低影响员工敬业度的可能性。
2. 营造被重视的积极氛围
信任可使员工迸发出惊人潜力。简单奖惩只能消除不满,尊重、信任、重视才是高付出的诱因。管理者可以从以下小细节做起:
1)站着开会。管理者站着开会,会有比物质奖励更大的意义,感觉到大家是平等的,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2)给员工发邮件。每周花几分钟写一封电子邮件给团队成员,标识出本周他们完成了什么事。这么做不仅让员工感觉被重视,也可以强迫你专注于某些事上。
3)经常在办公区域走动告诉员工他们真的很不错。在非常时期,很多主管容易伏案埋首,专注自身工作或陷入焦虑而忘却了员工。感谢他们,告诉他们,他们为公司的付出对你很重要。
4)提交一个涉及团队的感悟。将员工提交的每一个感悟都挂在办公室显眼的位置,创造以团队为导向的氛围。
5)分享大家的成功故事,利用内刊传递成功案例。故事分享是很重要的激励方法,可使员工深入了解从中学到了什么、如何再次复制成功。
3.持续成长的精神薪酬
企业必须让员工成长,给他们提供的培训既可以由部门经理讲授,也可以是内部交流式的。同时,利用外部培训作为团队内骨干成员的竞赛奖励。有许多训练课程费用并不高,一个月让员工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外出进修,他们感到放松的同时,也会学到新技能。
当员工有了持续成长的机会,并完成了某项工作时,最需要得到的是上司的肯定。认可的时效性最为关键,如果用得太多,价值将会减少,但在某些特殊场合和员工取得少有的成就时,当你对员工说:“这件事如果让别人做,不可能做得这么好。”这句话就等于给他涨一级工资,叫精神薪酬。另外,如果认可是来自于更高一层的主管或经理时,对员工的激励作用会上升几个等级。
4.日常关系管理
合理的奖惩固然重要,但在无法提高薪金水平时,更应加强“非薪金激励机制”,这就是“维系日常员工关系的管理”。在平凡的日常工作中一旦积蓄了足够的“水珠”,那么关键时刻危机到来时,这种“非薪金激励”就能够映照出“太阳”的光芒。
1)工作环境激励。员工因素中的“工作环境条件”是员工很看重的,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哪儿工作、工作场是否所有足够的空间、办公设施是否齐备等等。
2)更多关注。管理者给予员工更多的关注与指导,对员工意味着发展。主管花费的也许仅仅是时间,但传递给员工的信息却是“我非常在乎你们”,关注的力量无穷大。
3)晋升信号。出现职缺时,先想到内部员工,可以给每一名员工发出积极的信号:你在公司里的确有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许多管理者总认为“非薪金激励”不如真金白银管用。其实,完全靠钱维系的团队,是十分冷漠和靠不住的,薪金激励手段也容易出现“口服心不服”的情况。
(来源:联商网 钱哲雄 推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