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企业招聘走秀场根源是道德诚信缺失
北京的年轻人郭宏,参加了东南卫视《步步为赢》职场招聘,并在节目中求职成功,以20万年薪被一家名为小米科技的公司招录,应聘成功后,郭宏辞掉原来的工作去小米公司报到,然而小米公司告知他并没有适合的职位,同时拒绝与之签订合同。一怒之下,郭先生以应聘公司违约为由提起诉讼,要求支付误工费4080元,交通费500元,以及因对合理而丧失其他缔约机会的机会损失51000元。(8月1日《北京晨报》)
现如今各类职场招聘节目十分火爆,从天津卫视的《非你莫属》,到江苏卫视的《职来职往》,再到东南卫视的《步步为赢》,此类节目可以说花样翻新,层出不穷。职场类节目兴起的背后,自然有着现如今大学生“毕业即失业”“找工作难,找称心的工作难上加难”的求职困境以及追求事业成功的心理需求在内。从这些职场招聘节目的举办初衷来看,无疑的追求的是一个多赢的局面:首先,给求职者提供和许多实力雄厚的企业高层管理者一个面对面接触的机会,能零距离的展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获取自己心仪的职位;其次,间接给企业方一个宣传、做广告的机会,企业方可以在和求职者交流的过程中把自己企业文化以及经营理念,通过电视这种媒体传播出去,从而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再其次,电视台方也可以通过此类招聘节目的辐射效应,树立有责任感、高端、精英、时尚的电视品牌形象,而招聘节目的高收视率自然带来的是广告方面的高收入;最后,电视观众也能在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基础上,从节目中学到一些职场中求职、面试、工作等方面的方法和技巧,为今后自己事业的发展积累知识和经验。
当然,这样一个多赢的局面只是一个理想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在年轻人郭宏身上实现。当郭宏通过《步步为赢》节目求职成功去小米公司报到时,却被告知该公司并没有适合他的职位,拒绝与之签订合同,求职者求职成功而职位却不可得的这种“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职场生涯写照再次出现时,民众自然把关注的焦点对准了《步步为赢》节目主办方,毕竟这样的结局和《步步为赢》节目的精英招聘定位以及预期节目效果形成巨大反差,这也难怪有网友发出了“该节目是为了收视率而作秀”“应聘者被欺骗了”的质疑,《步步为赢》节目组因管理上漏洞而陷入“招聘门”自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至于企业方小米科技CEO林斌则通过微博发声明称,节目组明确告知,现场只是达成录用意向,应聘者之后必须通过公司正常面试流程,而遗憾的是郭先生没有通过小米面试。我们姑且不谈应聘成功就等同录用的观念在公众心目中是如何的根深蒂固,类似职场招聘节目中应聘成功的选手和企业方,都按照这种约定俗成的方式签订了劳动合同;单是小米科技CEO林斌在节目最后向郭宏发出的就职邀请,这个完全就可以理解为郭宏已经通过了小米科技的求职面试,而被该企业录用。毕竟就职邀请和录用意向,这两者在此事件中的涵义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已经确认求职者符合企业要求,邀请其加入该企业;而另一个则是看好该求职者,但还没有最后决定是否录用。而小米科技的CEO林斌则选择性忘记节目中的公开许诺,而玩起文字上的游戏,自然有为自身失诺行为粉饰、开脱、推卸责任的意思。
“企业招聘走秀场”事件虽说只能算是道德诚信缺失个例,但也是一面世间百态多棱镜,折射整个社会风气,因为类似的事情在我们身边总是以另一种方式、另一种模样反复出现。其实,不管问责板子是指向《步步为赢》节目组,还是在小米科技的企业方,有个问题我们始终无法回避:作为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民族,诚信一直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国古代关于曾子杀猪、管鲍之谊、范式守信、商鞅立木等诚信故事比比皆是,可为何现如今坑蒙拐骗的事情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呢?古人曾云:“人无信则不立,业无信则不兴”,诚信对于一个节目或企业就等同于信誉、口碑和市场,希望能通过郭先生以应聘公司违约为由提起诉讼这记响亮的警钟,能提醒相关单位和个人要牢牢记住“做人做事必须诚信”这样简单的道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