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媒体小心别做招聘作秀的托儿
在职场招聘节目中应聘成功,辞职报到却遭遇招聘公司设置的重重关卡,并最终被告知不能录用,企业招聘成了走秀场。小米公司“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前后不一,看起来纯粹是为了宣传自己,事实也是如此,现在的小米公司确实众所周知了,只不过这个名声是“臭和恶心”。
电视上打着招聘的旗号,并现场招聘成功,过后竟然不按照事实实行,这和那些在媒体大众面前喊出捐款多少万,结果只付个零头或者干脆没影的企业一样,只图名的表现不只是愚弄当事者,更在愚弄大众。用句赵本山小品的话说,这是一箭三叼啊,把企业的名叼来了,把电视的收视率叼上了,把无辜的人叼进去了。
无论从哪个方面看,小米公司都该被谴责和唾弃。其实这样的例子也不少,个别单位、公司就是利用招聘的潜规则大玩欺骗职工把戏,比如有先以高薪诱惑的说话不算、或是做完试用期就辞退的压榨等等,无论哪一种行为,都和实施的平台分不开,小米公司能如此“言行不一”,其中电视平台“托”的作用不可小视。
电视媒体是所有媒体中最值得信赖,也是宣传能力最强大的,它的成功是多年来靠诚信运营换来的,也是电视在大众中的地位决定的。虽说社会上有各种招聘,但很多人更愿意走到电视中的职场招聘,除了电视台能提供一个招聘场地外,很大程度上是求职者出于对电视媒体的信任,认为在电视里举办的招聘栏目那都是实打实的有保证。如果其中出现一些不靠谱、骗人的招聘,电视台自然会首当其冲,成了最大的讨伐对象,起码有审查、监管不利责任。
面对招聘单位作秀式的招聘“骗局”,电视媒体要吸取教训。求职者的被忽悠,不仅破坏了电视媒体在求职者心目中的形象,更可能让他们对今后举办的招聘节目心存芥蒂,从而降低了对该栏目,甚至是电视台的收视率和信任程度。所以,不只是电视媒体、其它媒体都应该谨慎严格,对那些准备参与或者已经参与进来的所有招聘单位要先行调查,对招聘事实和后续发展进行跟踪监管,尽量做到我的招聘名副其实。为求职者服务是一回事,避免自己背负上“托”的黑锅很关键,否则,还会有别有用心的单位,会借助媒体平台继续“一箭多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