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看了有关企业通过扣留政府奖励给农民工的奖金,扣留职工的职称证等方式来强留职工在企业做工的报道,心中很是气愤。这不免让笔者想起了一些企业在不重视一些专业技术人才的情况下,在其准备另谋出路时,企业却以种种理由不返还其缴纳的风险抵押金,不给职工开据社保关系等方式阻止。这种作法,在当前的人才流动性较大的今天,很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可以肯定的说,这一作法既是不合法的,也是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更暴露出我们个别企业在管理中的缺失。
——缺乏法律意识。我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法制国家,社会主义法制下,要求我们的企业诚实合法经营,而企业在未经有关劳动部门授权,以扣留职工财物的方式强迫职工做违背自己意愿的工作,这本身就是一种违法行为。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作为在企业中的弱势一方——我们的职工由于在长期的工作中缺少自我维权的保护意识,使企业认为,我们在付给职工相应的劳动薪酬中,职工就应该无条件地服从于企业的管理,这里也包括企业扣留职工的证件和财物等很多凌驾于职工自主权力之上的行为。究其根源这是我们企业管理者的“官本位”思想所致,也充分暴露出我们的企业在管理层面对法律知识的无视和无知。
——缺少对市场规则的认知。人才流动是市场竞争中的一种正常经营活动。多元化的市场格局,也让我们的农民工、专业技术人才等在参与社会建设中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选择。他们有对企业福利待遇、工资薪酬等多方面衡量的选择。这也是当今社会赋予他们的权利。在企业和职工形成的劳动关系中,这个选择是双向的,企业在这个选择中除了要考虑给付职工相应的薪酬外,更要考虑到如何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来留住职工。当前,我们虽然不提倡职工跳槽,但对于跳槽暴露出来的管理问题却是需要我们企业思考的。一个成功的企业是不会只考虑留人,而不去解决其所诱发的问题的。
——缺少和职工必要的思想沟通。企业是以生产效益为第一位的,但生产效益的决定因素也不容我们忽视内在的细节管理。由于企业在与职工间沟通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上相对落后,而导致管理人员始终将自己定位在高于职工的位置上,职工在想什么,需要企业帮助解决什么,做什么等这些关乎队伍稳定的基本要素都不能很好的去掌握,一旦当问题升级,需要职工进行选择的时候,职工只能选择跳槽或是辞职。而当面临这种境遇的时候,我们的企业也会百态横出,做出令人难以理解和接受的事。
综述于此,笔者认为用过激的手段留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伤害的又何止是欲跳槽的职工呢?对于那些想到或是准备到这个企业工作的人来说,企业失去的是新生力技术量的支持和信任。这些人,在了解企业的这种作法中会留下阴影,会对企业因失望而止步。因为,他们不想在某一天做这一事件重演的主角。对于企业的合作伙伴和客户来说,企业失去了他固有的诚信。一个用卑劣手段对待曾经为企业做出贡献的职工,又会怎样对待和他有利益之争的客户和伙伴呢?
而换个角度来说,企业用强制的方法留人,目的应该是为了让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而这种方式留人,即便将职工留下了,我们的企业就不担心“其身在曹营心在汉”吗?记得我们国内某企业有句知名的广告词说的好“沟通从心开始!”如果我们的企业连最起码的与职工沟通都做不到,又怎么会顺应市场形势的发展呢?笔者认为,只有懂得和职工沟通的管理者才会成为出色的管理精英;也只有懂得沟通的管理者,才会知道职工所思所想,知道职工们为什么要离开,职工为什么会离开。对症开方,才能保证药到病除,消除更多职工的流失。痛定思育,我们的企业更应知道亡羊补牢的典故,建立全员参与的沟通机制,互通有无,定期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思想交流活动等,这样既可以让职工释放工作压力,更好的投身本岗工作,也更有利于企业的和谐稳定,这也是我们在倡导职工以企业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企业发展建设中的一个必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