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1|回复: 8

筠连一十二三岁男孩溺水身亡 谁“谋杀”了戏水孩童?

发表于 2012-8-18 01:14: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0.jpg
每年暑期,都有不少家庭因为孩子溺亡而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孩子们脱离了学校的监管,家长又多忙于自己的事情。缺乏约束和安全意识的孩子在玩水天性的驱使下,喜欢到野外的水库、河流、池塘游泳,极易发生溺亡事故。

我县最近一段时间的持续高温天气,因贪图河水的清凉,意外溺水悲剧也上演。8月16日下午5点左右,筠连县城内二三个十二三岁的小朋友在脱离大人的监管下,结伴来到筠连县定水河观音阁水域游泳,其中一位不辛发生溺水身亡,县消防官兵下水搜救,由于河水湍急、河面宽,截止晚上23:30分任未找到尸体。河两岸一直站满了围观群众。

树立安全理念是根本

  一条条鲜活生命的过早夭折,给一个个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事实上,每当盛夏来临,对溺水事件媒体都不厌其烦地进行报道,一次次地为人们敲响安全警钟。可尽管如此,类似的悲剧还是一次又一次地上演。

  对于溺水事故的预防,群众苏先生认为培养学生根深蒂固的安全意识是预防的关键。“必须让学生们意识到生命的宝贵,知道水中危机四伏,如果确实想游泳,必须征得大人们同意由大人带领。”筠连县县城四处环山,县城中间一条定水河,河面宽其深,严防溺水事故,也是该县教育部门日常工作的重点。谈到溺水事故的预防,该县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是根本。筠连县职业中学的彭老师说,除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必须在学生暑期安全工作中肩负更多的责任,家长除了需要配合学校对孩子加强教育之外,还要密切注意孩子的活动动向,对孩子偷摸下水进行严管。

  理性施救很重要

  在彭老师看来,家长不仅要给孩子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同时,也要给孩子培养正确的应急观念,因为从未成年人溺水死亡事件来看往往都是群死事件,通常都是几个孩子一起去游泳,当其中一个孩子发生危险时,其他的孩子试图营救结果全部遇险。“从道德范畴来说,孩子们应该见义勇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孩子们不具备一对一营救同龄人的能力,特别是溺水者在挣扎过程中带来的威胁远比正常情况下更大,所以家长必须告诉孩子们,遇险时的第一做法并不是盲目下水救人,而是立即向附近的大人们寻求帮助。”

  笔者从相关部门也了解到,即使水性再好未成年人也不可以盲目地入水救人,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模板、泡沫等漂浮物就地取材对溺水者实施帮助,同时,及时寻找电话打110报警。

  掌握基本急救常识

  暑期,孩子们必须提高防溺水的自觉性和识别险情、紧急避险、遇险逃生的能力。张先生介绍说,未成年人遭遇溺水时一定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等待过程中,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如果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如果有孩子发生溺水,他建议立即向110、119、120求助,抢救上岸后应迅速清除口、鼻中的污泥、杂草及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并拉出舌头,以避免堵塞呼吸道。然后将溺水儿童举起,使其俯卧在救护者肩上,腹部紧贴救护者肩部,头脚下垂,以使呼吸道内积水自然流出,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为控水而耽误了进行心肺复苏的时间,可以通过口对口人工呼吸及心脏按摩进行急救。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获得120急救或送溺水孩子去医院。

来源:宜宾互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1:16:03 | 查看全部
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1:17:06 | 查看全部
2.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1:17:59 | 查看全部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1:19:08 | 查看全部
3.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1:20:10 | 查看全部
5.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1:20:32 | 查看全部
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1:20:53 | 查看全部
7.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8-18 01:21:26 | 查看全部
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