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前人们崇拜专家、权威或学术语言,“听”起来愈专业、愈艰涩,愈能够掳获人心、恐吓大众,进而诱发购买行为。
可惜的是,这些办法如今都已经不管用了!《一开口就让人相信你》书中指出,学会说“所有人都听得懂的话”,才能够清楚表达你的想法,获得众人信赖。而话要说得浅显易懂,一定要掌握以下4个原则:
1. 阐明关联性
你觉得某件事很重要,但对方可能不这么认为。因此,要引起听者的好奇心,第一步就是让他发现“这件事跟我有关系”,并且考虑到对方想要听到什么,为他提供客制化的讯息,让对方知道“我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2. 注入人性
“有些人以为,如果头特别痛,就多服一点药。可是,这并不会从根本解决你的问题;何况,再安全的药物,服用过量一样可能会导致严重问题。我宁愿你不用我们的药,就算会影响到我们的销量,也没关系。”
这是2006年泰诺药厂(Tylenol)的广告台词,绝大多数的消费者一方面觉得他们有毛病,居然叫大家不要买他们的产品,另一方面又对这家药厂这么负责、正面的形象,感到无比信任。
因此,建立关系必须要用温暖、好懂的“人话”,而非冰冷的学术语言。像“数百万人”都受到影响,跟一个“为你着想”的念头,两者相较而言,前者只是“数字”,后者则能引起共鸣。
3. 正面陈述
保险公司常警告你有家破人亡的可能、竞选广告也常以攻击对手,做为引起选民恐慌的手段;然而,过多的恐吓,反而会让效果递减,心理学家称之为“习得的无助感”。所以,要获得信任,最好使用正面的言语。
举例来说,苹果(Apple)在尝试向微软(Microsoft)宣战时,并未采取抹黑攻击手段,而是找来两位演员分别代表麦金塔(Macintosh)和微软的个人计算机系统,用诙谐的方式影射微软的保守及迟钝,藉以凸显自己轻松雅痞的姿态,成功获得消费者的喜爱。
4. 说话实在
非黑即白的极端值,鲜少出现在生活中;合理的话语,才贴近现实经验。因此,说话时应避免使用“最高级”的形容词(例如,“最好”“最低”“最危险”等等),这种绝对的论调,很容易会丧失可信度,甚至引起听者的疑心。
另外,报喜不报忧的说法,也会徒增怀疑。以销售情境为例,业务员只需说出实情、提供完整信息,并且替顾客找出解决办法,就是最好的话术了。(本文取材自《一开口,就让人相信你》,高宝书版出版。)
(摘编自台湾《经理人月刊》7月号 整理 /陈书榕)
【编辑:丁文蕾】 |
|